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学原理有那些?
一、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在我国幼教界,在关于游戏的问题上,目前有两个基本命题:即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早在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样一个命题。以后,随着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的提法又逐渐演变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不管是“主导活动”亦或“基本活动”,都肯定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在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中对游戏与幼儿生活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与概括,是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肯定。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则是对游戏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当占有的地位的认识,是对游戏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关系的概括,是对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肯定。前一个命题是后一个命题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后一个命题是前一个命题在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延伸与扩展,但是并不是前一个命题的必然结论。游戏在教育领域中实际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受到教育者的课程价值观、知识观与学习观的制约与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认为知识是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是存在于学习者以外的客观的意义体系,如原理、规律、定理等,它是学习者的对象但不依赖于学习者而存在,不受学习者的认知活动的方式与特点所影响。学习就是在教师(拥有知识经验的人)和幼儿(不拥有知识经验的人)之间发生的不平等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嘴就是知识的源泉,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幼儿的任务就是“接受”。在这种以知识的传递为价值取向的课程观的支配下,以分科教学为特征的“上课”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成为教师的中心任务。评价一个老师“好不好”的标准就是看她会不会上课,上课上得好不好。游戏因为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性动机效应)而受青睐,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的媒介或载体,更恰当地说是成为教学的一种“包装”。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真正重视。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观、知识观和学习观。
二、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不仅在事业上有了可观的发展,而且在基本理论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结与建构我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认识与概括。本文仅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视点,沿着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这一维度展开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的分析与探讨,来说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合规律性。
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最显著的也是根本性的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否定了发展的遗传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的前提下,在承认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肯定了活动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另一方面是引进了儿童权利与教育立法的概念,建立起了教育保障儿童权利实现的基本信念,提出了“尊重儿童”的口号。“尊重儿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尊重儿童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反映了学前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尊重儿童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的主体性,尊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进程,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看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论为哲学基础,吸取了当代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儿童权利保护的社会学观点而构建起来的理论框架。在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间题上,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这几个基本观点,都可以作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教育理论上的依据。
1、交往的观点或相互作用的观点,即肯定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即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活动的第一个基本特性是它的物质性或对象性。在活动中人们与周围世界对象(包括人与物)进行实际的接触。在这个实际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与反映,并根据对象的客观属性对它们施加作用与影响。不同性质的交往对象,构成了我们知识的不同来源。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幼儿需要学习的知识区分为两类不同的知识:一类是依赖于儿童与物体的交互作用的知识,例如,皮亚杰所谓“逻辑数理经验”,这类知识主要来源于在心理内部所建构的动作与物体的关系(例如数量守恒)的协调,而不存在于物体本身。这一类知识的获得需要实际操作与“发现”。另一类知识依赖于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必须经过成人的讲解与传授。这类知识的特点是社会的约定俗成(例如关于形状、颜色的社会感觉标准系统)。这两类知识的学习与体验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都是必需的。
从这样一个原理出发,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鼓励儿童与周围环境(包括人与物)的接触与交往,并为这种交往创造条件。不仅要注意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要注意幼儿在与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事物与现象的“发现”。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幼儿不仅与物(玩具和游戏材料)交往,也与成人交往。这种交往既通过直接的交往形式(成人与幼儿结成的玩伴关系或成人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也通过间接的交往形式(幼儿模仿成人活动的角色扮演)。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与成人的交往来理解与掌握社会习俗的知识,通过与伙伴的交往发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别人的想法与观点之间的差距,从而来“校正”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与物的交往来“发现”一些事物与现象或自己的动作与结果之间的较隐蔽的关系,例如当幼儿把不同质地的纸(包括油光纸、白纸、皱纹纸、牛皮纸等)折成小船放入水中时发现了不同质地的纸的耐水性不同。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形成与人交往的需要和积极的态度,理解与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与规范。所以,游戏就是幼儿的学习。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既反映了现代发展心理学对幼儿游戏发展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注重儿童“活动”的原理。
2、学习与发展的儿童主体性观点。这是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中的一个意义最深刻的观点变化。过去,我们往往是以“教”为中心,为主体,把幼儿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儿童主体性观点的提出,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观。
活动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是活动的第二个基本特性。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周围环境发生实际接触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承受或复制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客观现实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去反映和理解客观现实,从而使外部的、物质的东西向内部的、观念的东西转化,表现为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主动建构。由于主体本身的特点(包括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身心发展的一般水平等),而使这种建构活动带有主体特点的烙印。
对客观现实的主动建构是活动主体的主体性的表现之一。从这种观点出发来看“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把知识看成是绝对与相对,客体与主体的统一体。所谓知识,对于人类总体来说,是认识的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的产物,是人类数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对于个体来说,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意义体系。但是个体要掌握人类的文化遗产,必须经过认知加工和内化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更重要的是“建构”。任何知识经验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一个主体主动的建构过程。这正是活动主体的主体性的表现�
很多人玩游戏的目的不同,或是因为兴趣爱玩才玩的游戏,或是因为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才玩的,又或者是因为打法时间才玩的游戏。游戏带来了很多东西,但是,是否有一天你会想到,在游戏之中,我们是照样可以学的到知识的。小编也是如此,在游戏中悟出了很多不一样的道理。下面,就让小编我为大家盘点一下从游戏中有学习到哪些知识吧!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这是小编在玩《王者荣耀》体会到的道理知识。试想一下,在游戏对战中,如果自己总是独来独往,最终游戏会是失败的结局,打团战的时候,队友因为缺少了自己一人,形成4v5的局面,是不利我方作战的,所以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取得团队胜利的,队友间的配合才是王炸组合。
表面上光鲜艳丽,背地里是无人问津的勤奋这是小编在《部落战争》体会到的道理知识,身边的很多朋友看到我在《部落战争》中的建筑摆放,都纷纷说很羡慕,殊不知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我在努力建造,研究建筑摆放的辛勤。这样的行为虽然很有成就感,但是背后是肯定少不了付出的。自此,小编跳出来了,不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自学态度这是小编在玩《我的世界》悟出来的道理知识,这款游戏和以往玩的游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游戏很多东西都是要自己去建造的,没有人可以帮助你,武器、房子、防具等的制造,都要去收集材料合成的。如果不去学习,那么这些东西都将跟你毫无关系,通过攻略学习,可以获取到我们想要的。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6岁前幼儿的游戏行为的发展趋势,本课程中我们分几个领域发展来探讨?( A B C D)
A、社会游戏发展 B、表征游戏发展
C、建构/玩具素材游戏发展 D、身体/动作游戏的发展
2、哪些动作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动作技巧趋于成熟?( A CD)
A、丢接球 B、听音乐 C、跳绳 D、攀爬
3、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产生个别差异?( B C D)
A、高矮 B、幼儿人格 C、成人环境因素 D、性别
4、为了增加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正向效果,成人需要扩充儿童的游戏经验,其扩充游戏的策略步骤有:( A B D)
A、提供游戏资源 B、观察游戏
C、总结检讨 D、成人参与和干预儿童游戏
5、影响儿童游戏行为的室内游戏环境因素主要有三部分:空间安排和( B D)
A、温度湿度 B、游戏角区的安排 C、声音 D、空间密度
6、哪些是属于建构性玩具素材?( B C)
A、洋娃娃 B、积木 C、乐高、雪花片 D、穿线玩具
7、游戏与学术课程之间有多层面的关系,其关系是:( A D)
A、课程导向游戏 B、互相干扰 C、错综复杂 D、游戏导向课程
8、现代游戏理论中哪些理论属于认知学派?( A B D)
A、维果斯基理论 B、皮亚杰理论
C、拜特森理论 D、桑顿·史密斯理论
9、哪些属于游戏的特征?( A B C)
A、游戏是不加以言传的 B、游戏是一种自由选择
C、游戏重过程、轻结果 D、游戏出于内在动机
10成人扩充儿童游戏的策略中,成人应先预备好四项条件提供儿童作为提高游戏品质的资源:( A B C D)
A、预先的知识和经验 B、充足的游戏时间
C、适宜的游戏空间 D、合适的玩具素材
11、何种行为算作是游戏:( A C D)
A、扮家家 B、看电视 C、画图 D、堆积木
12、从皮亚杰理论发展出来对表征游戏的研究,我们可以将表征游戏分为两个向度:( A B)
A、角色履行与主题 B、假装游戏与玩具素材
C、平行游戏与语言 D、独自游戏与教材
13、在和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一起时,可使用游戏评估的方式获得描述性资料,帮助进一步的治疗辅导的工作开展。游戏评估的模式有三种:( A C D)
A、学科评估 B、跨学科评估 C、多元学科评估 D、学业成绩评估
14、现代游戏理论中4个对老师很有帮助的理论观点,包括:转换理论、表现理论和
( A B C D)
A、抽象理论 B、元沟通理论 C、剧本(情节)理论 D、操作性理论
15学前儿童看过多的电视,会产生何种负面影响?( A B D)
A、攻击行为增多 B、游戏行为减少
C、主动独立 D、创造力、内在形象思考能力降低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什么叫转换理论?
答:此理论的观点来自于皮亚杰,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表征特性。Smilansky认为游戏的转换是改进游戏层次所必需的(合作关系、语言行为与游戏持续力是其它的重要因素)。在评估转换行为的品质时,须考虑四个问题:
(1)幼儿是假装成另一个人,而不是自己吗?
(2)幼儿所要假装的角色与他们自己不同吗?
(3)幼儿想要假装的物体与真实存在的物体不同吗?
(4)幼儿要假装的情境与真实的情境不同吗?
这些转换型态进一步的可以在幼儿的具体或相似的经验间差异的大小程度去获得。如孩子是藉缩小的真实道具、替代性物品或假装性物品来做物体的转换?游戏的主题和内容,跟幼儿的日常生活是相似的还是差很远的?
2、什么叫规则游戏?
答:规则游戏是“个人或一群个体的游戏或在相互同意的规则、有限的时间及计分方法的竞争”的活动。从儿童发展的观点,“规则游戏是在正式学校与儿童游戏之间的理想交集”。规则游戏常让儿童获得高欢乐习得学习技巧的过程,而且也可练习已教过的技巧。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请分析电视对儿童的游戏所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答:电视是所有电子传播媒体中对幼儿游戏及发展影响最大的。
(1)电视对游戏之负面影响:
看电视看得比较多的学前儿童,其游戏行为较少。电视提增个人的被动性及依赖性,同时电视也干扰个人的创造力及内在形象思考的能力,而此能力却是有助于人的想象游戏。看大量的动作暴力卡通的孩子比少看这些节目的孩子,日后参与较少想象的游戏。
Singer在最近的研究调查中,观察某些种类的电视节目和幼儿游戏与其攻击倾向之关系。他们发现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暴力节目所占的百分比愈多,儿童的游戏行为愈少,而学前儿童卡通看得愈多,愈会有攻击行为。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学原理有那些?
一、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在我国幼教界,在关于游戏的问题上,目前有两个基本命题:即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早在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样一个命题。以后,随着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的提法又逐渐演变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不管是“主导活动”亦或“基本活动”,都肯定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在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中对游戏与幼儿生活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与概括,是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肯定。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则是对游戏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当占有的地位的认识,是对游戏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关系的概括,是对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肯定。前一个命题是后一个命题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后一个命题是前一个命题在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延伸与扩展,但是并不是前一个命题的必然结论。游戏在教育领域中实际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受到教育者的课程价值观、知识观与学习观的制约与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认为知识是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是存在于学习者以外的客观的意义体系,如原理、规律、定理等,它是学习者的对象但不依赖于学习者而存在,不受学习者的认知活动的方式与特点所影响。学习就是在教师(拥有知识经验的人)和幼儿(不拥有知识经验的人)之间发生的不平等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嘴就是知识的源泉,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幼儿的任务就是“接受”。在这种以知识的传递为价值取向的课程观的支配下,以分科教学为特征的“上课”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成为教师的中心任务。评价一个老师“好不好”的标准就是看她会不会上课,上课上得好不好。游戏因为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性动机效应)而受青睐,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的媒介或载体,更恰当地说是成为教学的一种“包装”。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真正重视。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观、知识观和学习观。
二、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不仅在事业上有了可观的发展,而且在基本理论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结与建构我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认识与概括。本文仅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视点,沿着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这一维度展开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的分析与探讨,来说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合规律性。
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最显著的也是根本性的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否定了发展的遗传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的前提下,在承认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肯定了活动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另一方面是引进了儿童权利与教育立法的概念,建立起了教育保障儿童权利实现的基本信念,提出了“尊重儿童”的口号。“尊重儿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尊重儿童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反映了学前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尊重儿童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的主体性,尊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进程,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看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论为哲学基础,吸取了当代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儿童权利保护的社会学观点而构建起来的理论框架。在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间题上,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这几个基本观点,都可以作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教育理论上的依据。
1、交往的观点或相互作用的观点,即肯定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即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活动的第一个基本特性是它的物质性或对象性。在活动中人们与周围世界对象(包括人与物)进行实际的接触。在这个实际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与反映,并根据对象的客观属性对它们施加作用与影响。不同性质的交往对象,构成了我们知识的不同来源。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幼儿需要学习的知识区分为两类不同的知识:一类是依赖于儿童与物体的交互作用的知识,例如,皮亚杰所谓“逻辑数理经验”,这类知识主要来源于在心理内部所建构的动作与物体的关系(例如数量守恒)的协调,而不存在于物体本身。这一类知识的获得需要实际操作与“发现”。另一类知识依赖于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必须经过成人的讲解与传授。这类知识的特点是社会的约定俗成(例如关于形状、颜色的社会感觉标准系统)。这两类知识的学习与体验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都是必需的。
从这样一个原理出发,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鼓励儿童与周围环境(包括人与物)的接触与交往,并为这种交往创造条件。不仅要注意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要注意幼儿在与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事物与现象的“发现”。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幼儿不仅与物(玩具和游戏材料)交往,也与成人交往。这种交往既通过直接的交往形式(成人与幼儿结成的玩伴关系或成人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也通过间接的交往形式(幼儿模仿成人活动的角色扮演)。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与成人的交往来理解与掌握社会习俗的知识,通过与伙伴的交往发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别人的想法与观点之间的差距,从而来“校正”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与物的交往来“发现”一些事物与现象或自己的动作与结果之间的较隐蔽的关系,例如当幼儿把不同质地的纸(包括油光纸、白纸、皱纹纸、牛皮纸等)折成小船放入水中时发现了不同质地的纸的耐水性不同。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形成与人交往的需要和积极的态度,理解与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与规范。所以,游戏就是幼儿的学习。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既反映了现代发展心理学对幼儿游戏发展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注重儿童“活动”的原理。
2、学习与发展的儿童主体性观点。这是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中的一个意义最深刻的观点变化。过去,我们往往是以“教”为中心,为主体,把幼儿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儿童主体性观点的提出,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观。
活动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是活动的第二个基本特性。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周围环境发生实际接触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承受或复制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客观现实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去反映和理解客观现实,从而使外部的、物质的东西向内部的、观念的东西转化,表现为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主动建构。由于主体本身的特点(包括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身心发展的一般水平等),而使这种建构活动带有主体特点的烙印。
对客观现实的主动建构是活动主体的主体性的表现之一。从这种观点出发来看“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把知识看成是绝对与相对,客体与主体的统一体。所谓知识,对于人类总体来说,是认识的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的产物,是人类数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对于个体来说,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意义体系。但是个体要掌握人类的文化遗产,必须经过认知加工和内化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更重要的是“建构”。任何知识经验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一个主体主动的建构过程。这正是活动主体的主体性的表现�
很多人玩游戏的目的不同,或是因为兴趣爱玩才玩的游戏,或是因为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才玩的,又或者是因为打法时间才玩的游戏。游戏带来了很多东西,但是,是否有一天你会想到,在游戏之中,我们是照样可以学的到知识的。小编也是如此,在游戏中悟出了很多不一样的道理。下面,就让小编我为大家盘点一下从游戏中有学习到哪些知识吧!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这是小编在玩《王者荣耀》体会到的道理知识。试想一下,在游戏对战中,如果自己总是独来独往,最终游戏会是失败的结局,打团战的时候,队友因为缺少了自己一人,形成4v5的局面,是不利我方作战的,所以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取得团队胜利的,队友间的配合才是王炸组合。
表面上光鲜艳丽,背地里是无人问津的勤奋这是小编在《部落战争》体会到的道理知识,身边的很多朋友看到我在《部落战争》中的建筑摆放,都纷纷说很羡慕,殊不知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我在努力建造,研究建筑摆放的辛勤。这样的行为虽然很有成就感,但是背后是肯定少不了付出的。自此,小编跳出来了,不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自学态度这是小编在玩《我的世界》悟出来的道理知识,这款游戏和以往玩的游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游戏很多东西都是要自己去建造的,没有人可以帮助你,武器、房子、防具等的制造,都要去收集材料合成的。如果不去学习,那么这些东西都将跟你毫无关系,通过攻略学习,可以获取到我们想要的。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6岁前幼儿的游戏行为的发展趋势,本课程中我们分几个领域发展来探讨?( A B C D)
A、社会游戏发展 B、表征游戏发展
C、建构/玩具素材游戏发展 D、身体/动作游戏的发展
2、哪些动作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动作技巧趋于成熟?( A CD)
A、丢接球 B、听音乐 C、跳绳 D、攀爬
3、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产生个别差异?( B C D)
A、高矮 B、幼儿人格 C、成人环境因素 D、性别
4、为了增加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正向效果,成人需要扩充儿童的游戏经验,其扩充游戏的策略步骤有:( A B D)
A、提供游戏资源 B、观察游戏
C、总结检讨 D、成人参与和干预儿童游戏
5、影响儿童游戏行为的室内游戏环境因素主要有三部分:空间安排和( B D)
A、温度湿度 B、游戏角区的安排 C、声音 D、空间密度
6、哪些是属于建构性玩具素材?( B C)
A、洋娃娃 B、积木 C、乐高、雪花片 D、穿线玩具
7、游戏与学术课程之间有多层面的关系,其关系是:( A D)
A、课程导向游戏 B、互相干扰 C、错综复杂 D、游戏导向课程
8、现代游戏理论中哪些理论属于认知学派?( A B D)
A、维果斯基理论 B、皮亚杰理论
C、拜特森理论 D、桑顿·史密斯理论
9、哪些属于游戏的特征?( A B C)
A、游戏是不加以言传的 B、游戏是一种自由选择
C、游戏重过程、轻结果 D、游戏出于内在动机
10成人扩充儿童游戏的策略中,成人应先预备好四项条件提供儿童作为提高游戏品质的资源:( A B C D)
A、预先的知识和经验 B、充足的游戏时间
C、适宜的游戏空间 D、合适的玩具素材
11、何种行为算作是游戏:( A C D)
A、扮家家 B、看电视 C、画图 D、堆积木
12、从皮亚杰理论发展出来对表征游戏的研究,我们可以将表征游戏分为两个向度:( A B)
A、角色履行与主题 B、假装游戏与玩具素材
C、平行游戏与语言 D、独自游戏与教材
13、在和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一起时,可使用游戏评估的方式获得描述性资料,帮助进一步的治疗辅导的工作开展。游戏评估的模式有三种:( A C D)
A、学科评估 B、跨学科评估 C、多元学科评估 D、学业成绩评估
14、现代游戏理论中4个对老师很有帮助的理论观点,包括:转换理论、表现理论和
( A B C D)
A、抽象理论 B、元沟通理论 C、剧本(情节)理论 D、操作性理论
15学前儿童看过多的电视,会产生何种负面影响?( A B D)
A、攻击行为增多 B、游戏行为减少
C、主动独立 D、创造力、内在形象思考能力降低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什么叫转换理论?
答:此理论的观点来自于皮亚杰,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表征特性。Smilansky认为游戏的转换是改进游戏层次所必需的(合作关系、语言行为与游戏持续力是其它的重要因素)。在评估转换行为的品质时,须考虑四个问题:
(1)幼儿是假装成另一个人,而不是自己吗?
(2)幼儿所要假装的角色与他们自己不同吗?
(3)幼儿想要假装的物体与真实存在的物体不同吗?
(4)幼儿要假装的情境与真实的情境不同吗?
这些转换型态进一步的可以在幼儿的具体或相似的经验间差异的大小程度去获得。如孩子是藉缩小的真实道具、替代性物品或假装性物品来做物体的转换?游戏的主题和内容,跟幼儿的日常生活是相似的还是差很远的?
2、什么叫规则游戏?
答:规则游戏是“个人或一群个体的游戏或在相互同意的规则、有限的时间及计分方法的竞争”的活动。从儿童发展的观点,“规则游戏是在正式学校与儿童游戏之间的理想交集”。规则游戏常让儿童获得高欢乐习得学习技巧的过程,而且也可练习已教过的技巧。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请分析电视对儿童的游戏所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答:电视是所有电子传播媒体中对幼儿游戏及发展影响最大的。
(1)电视对游戏之负面影响:
看电视看得比较多的学前儿童,其游戏行为较少。电视提增个人的被动性及依赖性,同时电视也干扰个人的创造力及内在形象思考的能力,而此能力却是有助于人的想象游戏。看大量的动作暴力卡通的孩子比少看这些节目的孩子,日后参与较少想象的游戏。
Singer在最近的研究调查中,观察某些种类的电视节目和幼儿游戏与其攻击倾向之关系。他们发现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暴力节目所占的百分比愈多,儿童的游戏行为愈少,而学前儿童卡通看得愈多,愈会有攻击行为。
上一篇:操作类游戏理论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操作显示器玩游戏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