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游戏运用货币知识
2025-01-04 03:25:23
0

一、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

(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下节课要巩固元角互换。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3、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4、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5、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买卖游戏,体验货币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不同国家的货币,并能简单说出其特点。

3、了解钱来之不易,初步懂得合理消费。

活动准备

玩具货币若干、活动中可以进行买卖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师:如果你们想要买一些东西回家,需要用什么买?(钱)

——师:你们有没有用钱买过东西呢?你用过多少钱买呢?

——教师出示各个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说一说它的面值、颜色,鼓励幼儿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教师小结:人民币正面的人物是毛泽东主席,背面印的主要是中国最重要的景点,面值不同印的景点也不同,主要颜色也不相同。

二、开拓视野。

1、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形形色色的货币》,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日元:采用日本特有的物产“三亚皮浆”为原料,纸张坚韧有特殊光泽,为浅黄色,面额越大颜色越深。

——美元:是现在各国之间钱币兑换的基础货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货币。

——英镑:英镑的正面是英国女王的头像,根据面值的不同背面的人物不同,大多数都是对科技发展有关的重要人物,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货币,并说一说为什么。

3、开心游戏。

——教师准备形形色色的货币纸样,遮住一部分,请幼儿说说它是哪一个国家的货币,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者教师说特点,请幼儿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货币。

三、学习合理消费。

——师: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到钱,像买玩具、买零食、去游乐场玩等,都要付钱。你们知道钱是哪里来的吗?

——师:钱主要是爸爸妈妈工作赚来的。银行里的钱也是爸爸妈妈工作赚来的,只不过是爸爸妈妈把钱存在银行,让银行帮忙保管,等爸爸妈妈要用的时候才从银行取出来。

——师: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来的.,爸爸妈妈爱我们,所以我们花了很多钱,那我们是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呢?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合理用钱,用钱买需要的东西如学习用品、生活必需品等,少花钱买零食等。

四、体验活动。

——教师把准备好的货币纸样发给幼儿,教师扮演售货员,请幼儿排好队来买东西;幼儿告诉教师想买哪一样物品,教师就要告诉幼儿需要哪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相应的钱数,请幼儿对应付钱。

——鼓励幼儿说一说游戏后的感受。

活动应变

第四环节也可以改为判断游戏:教师举一些生活中消费的例子,让幼儿判断对错,用实例让幼儿了解如何合理消费。

活动延伸

美工活动:请幼儿设计一样属于自己的游戏币,用美术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说一说设计的想法和意义。

角色活动:在进行超市等角色游戏时,贴上价格标签,请幼儿挑选物品,并根据价格标签,付相应的货币。

区角活动

科学区:

1、投放形形色色的货币,鼓励幼儿观察并说说特点。

2、摆放货币纸样和物品,鼓励幼儿进行买卖活动,感知货币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环境创设

教师打印各国的货币纸样,张贴在主题墙内,鼓励幼儿主动观察了解。

家园互动

亲子活动:请家长跟幼儿一起了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史,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幼儿合理消费,节约用钱。

附录:纸币

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时间约在公元9世纪。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印刷的银单一经公众接受就成为真正的钞票了。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4

一、活动名称:

《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

李xx

三、活动班级:

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五、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1.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2、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4、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5、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6、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八、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九、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二、大班教案《货币》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货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货币》1

一、活动名称:《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李洋

三、活动班级: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五、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一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二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八、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九、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大班教案《货币》2

大班教案《货币》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人民币的判断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货币》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人民币的判断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5、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6、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7、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大班教案《货币》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

(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下节课要巩固元角互换。

小百科: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实际是财产的所有者和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大班教案《货币》4

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3、《操作册》第6册第61-6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朋友抱成团。幼儿扮演10元的人民币,在音乐声中走圆圈。音乐停止,幼儿看教师手中的人民币数目,自由结伴,凑成与教师手中人民币相同的数目,抱成一团。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操作“仿真人民币”,玩换钱游戏。幼儿2人一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币”(如50元),另一幼儿找出几个小面值的凑成50元。可以用5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也可以用2张20元的和1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还可以用1张20元的和3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游戏中让幼儿感知多种组合。

第四、五、六组:“开商店”游戏。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第七、八、九组:做《操作册》第61-62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教案《货币》5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3、红包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找朋友。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数字,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数字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

1、出示红包

教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

2、小结: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我们把这些钱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通过课件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演示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1)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2、游戏:开商店。

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三、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1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

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一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一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学习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认一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一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三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一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三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习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一角一角地数。)问:1元=()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一分一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习)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一起认一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一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一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一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习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一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一)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二)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三)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五、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8

设计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一)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二)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四)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一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一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一元)

(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一、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

(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下节课要巩固元角互换。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3、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4、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5、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买卖游戏,体验货币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不同国家的货币,并能简单说出其特点。

3、了解钱来之不易,初步懂得合理消费。

活动准备

玩具货币若干、活动中可以进行买卖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师:如果你们想要买一些东西回家,需要用什么买?(钱)

——师:你们有没有用钱买过东西呢?你用过多少钱买呢?

——教师出示各个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说一说它的面值、颜色,鼓励幼儿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教师小结:人民币正面的人物是毛泽东主席,背面印的主要是中国最重要的景点,面值不同印的景点也不同,主要颜色也不相同。

二、开拓视野。

1、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形形色色的货币》,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日元:采用日本特有的物产“三亚皮浆”为原料,纸张坚韧有特殊光泽,为浅黄色,面额越大颜色越深。

——美元:是现在各国之间钱币兑换的基础货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货币。

——英镑:英镑的正面是英国女王的头像,根据面值的不同背面的人物不同,大多数都是对科技发展有关的重要人物,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货币,并说一说为什么。

3、开心游戏。

——教师准备形形色色的货币纸样,遮住一部分,请幼儿说说它是哪一个国家的货币,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者教师说特点,请幼儿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货币。

三、学习合理消费。

——师: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到钱,像买玩具、买零食、去游乐场玩等,都要付钱。你们知道钱是哪里来的吗?

——师:钱主要是爸爸妈妈工作赚来的。银行里的钱也是爸爸妈妈工作赚来的,只不过是爸爸妈妈把钱存在银行,让银行帮忙保管,等爸爸妈妈要用的时候才从银行取出来。

——师: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来的.,爸爸妈妈爱我们,所以我们花了很多钱,那我们是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呢?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合理用钱,用钱买需要的东西如学习用品、生活必需品等,少花钱买零食等。

四、体验活动。

——教师把准备好的货币纸样发给幼儿,教师扮演售货员,请幼儿排好队来买东西;幼儿告诉教师想买哪一样物品,教师就要告诉幼儿需要哪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相应的钱数,请幼儿对应付钱。

——鼓励幼儿说一说游戏后的感受。

活动应变

第四环节也可以改为判断游戏:教师举一些生活中消费的例子,让幼儿判断对错,用实例让幼儿了解如何合理消费。

活动延伸

美工活动:请幼儿设计一样属于自己的游戏币,用美术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说一说设计的想法和意义。

角色活动:在进行超市等角色游戏时,贴上价格标签,请幼儿挑选物品,并根据价格标签,付相应的货币。

区角活动

科学区:

1、投放形形色色的货币,鼓励幼儿观察并说说特点。

2、摆放货币纸样和物品,鼓励幼儿进行买卖活动,感知货币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环境创设

教师打印各国的货币纸样,张贴在主题墙内,鼓励幼儿主动观察了解。

家园互动

亲子活动:请家长跟幼儿一起了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史,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幼儿合理消费,节约用钱。

附录:纸币

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时间约在公元9世纪。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印刷的银单一经公众接受就成为真正的钞票了。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4

一、活动名称:

《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

李xx

三、活动班级:

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五、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1.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2、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4、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5、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6、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八、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九、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二、大班教案《货币》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货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货币》1

一、活动名称:《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李洋

三、活动班级: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五、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一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二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八、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九、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大班教案《货币》2

大班教案《货币》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人民币的判断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货币》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人民币的判断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5、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6、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7、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大班教案《货币》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

(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下节课要巩固元角互换。

小百科: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实际是财产的所有者和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大班教案《货币》4

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3、《操作册》第6册第61-6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朋友抱成团。幼儿扮演10元的人民币,在音乐声中走圆圈。音乐停止,幼儿看教师手中的人民币数目,自由结伴,凑成与教师手中人民币相同的数目,抱成一团。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操作“仿真人民币”,玩换钱游戏。幼儿2人一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币”(如50元),另一幼儿找出几个小面值的凑成50元。可以用5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也可以用2张20元的和1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还可以用1张20元的和3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游戏中让幼儿感知多种组合。

第四、五、六组:“开商店”游戏。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第七、八、九组:做《操作册》第61-62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教案《货币》5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3、红包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找朋友。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数字,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数字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

1、出示红包

教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

2、小结: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我们把这些钱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通过课件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演示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1)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2、游戏:开商店。

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三、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1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大班数学游戏运用货币知识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

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一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一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学习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认一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一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三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一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三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习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一角一角地数。)问:1元=()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一分一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习)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一起认一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一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一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一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习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一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一)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二)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三)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五、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篇8

设计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一)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二)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四)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一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一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一元)

(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八禁游戏排行榜 一、十八禁游戏制作公司ILLUSIONILLUSION(イリュージョン)是日本株式会社Eye One...
steam手柄游戏排行榜 一、steam十大必玩手柄游戏列表:1、《真人快打11》《真人快打11》(Mortal Kombat...
h iphone游戏排行榜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h iphone游戏排行榜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
日本好玩h游戏排行榜 一、日本安卓h性游戏下载.很无语有这么难谁告知!!!您好:成人色情游戏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游戏,正规的应...
hgame游戏排行榜 大家好,hgame游戏排行榜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怪异恐剧院》:令人惊艳的HGame,相...
steam游戏排行榜怎么查 一、steam游戏排行榜在哪里看steam游戏排行榜通过官方网站点击进入Steam官网查看。Stea...
美国app游戏排行榜 一、手游排行榜2023前十名手游排行榜2023前十名:《蛋仔派对》《桃源深处有人家》《泰拉瑞亚》《弹...
td游戏排行榜 一、2023好玩的td游戏好玩的td手游2023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趣味性质的TD游戏也相继...
最新消消乐类的游戏排行榜 一、消消乐游戏排行榜消消乐游戏排行榜如下:《开心消消乐》、《宾果消消消》、《海滨消消乐》、《旋转消消...
单机游戏排行榜2015 一、电脑单机游戏排行榜电脑单机游戏排行榜如下:1、益智类:极品钢琴、水果忍者、会说话的汤姆2、捕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