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同类别的肢体残疾儿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各类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并且和残疾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度过困难适应期
对于所有后天致残的肢残人,家庭教育最困难、最主要或者最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教育孩子尽快度过致残后的困难适应期。对于出生就已经残疾的孩子,在漫长的生活中从无知到有知地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情况,逐渐适应了这种症状的残酷。可是,对于后天致残的儿童,心理的突变是可以想象的。一个正常的人,怎么会这样了?并且年龄越大,这种反应可能越强烈。这时家长应做的是:
(一)帮孩子渡过心理难关。
只要在心理上适应了,其余的就容易了。
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①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病情,包括对生活、对未来、对整个一生的影响。虚假的“明日欢乐论”对孩子是残酷的,也不利于孩子与困难、残疾做斗争。这些影响可能发生在生活上,可能在交友上,可能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婚姻等各个方面,但这些影响恰恰是要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②树立起孩子生活的信念。这是最困难的,做到之后效果却是最明显的。因为许多人在致残的早期都有轻生的念头,其原因可能是怕给人添麻烦,可能是生活失去了色彩。
家长可以用多种方法,如:
A.告诉孩子生命是美丽的,任何人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相反,要让美好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
B.用身边残疾人的故事激励孩子。
C.用电影、电视中残疾人的事迹鼓励孩子。
D.带孩子和残疾人交流,使孩子亲自从他们那里获得生活的乐趣和信心等。
(二)尽快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使之适应致残后的生活。
新生活能力的掌握对他们平稳地渡过困难适应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孩子致残后,病情一稳定父母就要立刻对他进行生活能力的适应训练。
这种训练有时是困难的,但不是不能。连手的功能都可以用脚来代替,还有什么困难可言呢?因此,父母首先要坚定信心,然后坚决指导孩子训练。请记住:熟能生巧。
二.培养孩子乐观的个性
这是往往被家长忽略的问题,但对残疾孩子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然,个性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可是父母的影响、指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建议是:
(一)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他的担忧。父母的表示哪怕是表情,都会对孩子乐观个性的形成产生反作用。
(二)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残疾争吵。这是许多残疾孩子的父母一不小心就犯的毛病,拿孩子当导火索,互相埋怨对方。我们劝父母放弃争吵。
(三)不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肢残后即使用轮椅推也要经常和孩子到户外散步,和小朋友交流、游戏等等,并恰当地解答孩子可能提出的有关残疾的问题,如“我怎么和他们不一样?”“我还能行吗?”也要恰当地向孩子解释可能的来自别人的异样的眼光。父母对这些准备得越多,对孩子就会越有利。
(四)教给孩子知识。知识是力量,教孩子读书,学习,并教育他从这里开始学习自尊、自强、自立。
三.指导孩子获得代偿技能
这是肢残者必须在一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
例如,腿没了或脚没了练习用拐杖走路,再严重的练习用轮椅走路,用木棍、轮椅代偿或代替腿的功能。
左手没了,练习用右手代替左手的功能;右手没了,练习用左手代替右手的功能;双手没了,练习用脚代替手的功能(我国已有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学会了用脚洗脸,端碗,洗衣服),练习用脚写字、用嘴写字等等。请家长记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四.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这是所有肢残者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除去那些瘫在床上的极重度的肢残者外,绝大多数肢残者是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的。
五.开展功能训练——作业训练
生活能力训练和功能训练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功能训,练包括各种肌肉训练,协调训练等。大致可以分为:‘
(一)小肌肉群活动训练。
如拿、捏、握训练,像扣纽扣、系鞋带,摆小棒,捡豆粒等等,都属于这些训练。
(二)大肌肉群活动训练。
如走、弯腰、跳、投掷等。
(三)有关的协调训练。
如平衡能力训练,像站立训练,单足站训练等功能训练是所有肢残者都要进行的训练,对于刚刚致残的人尤其是脑瘫患者,这种训练更加重要。
六.教育方式
绝大多数肢残儿童能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在接受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并且孩子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行走能力”(或用轮椅行走的能力)、用餐能力之后,一定要把孩子送往正规的学校接受学校教育。把肢残孩子送往学校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对于瘫在床上或因病弱一时不能上学的孩子,家长也要订一个学习文化的计划,然后有计划地请家教,或自己或允许义务工作者前来家中给孩子上课,使孩子在家中接受相应的教育。
孩子呱呱坠地之后,接触的环境与所受的教育往往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孩子天资聪慧,而有些孩子生来就有缺陷,但是,他们都应该拥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和环境。近年来,国际社会非常关注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让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理念,已被许多人所接受和推崇。我国政府也在努力促进残疾幼儿的早期关怀和教育,如北京市教委2004年颁发了《关于在幼儿园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区县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办园条件较好、师资力量强的市立幼儿园或示范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的试点工作。让残疾幼儿随班就读立意良好、意义重大,但真正操作起来却会困难重重。
随班就读是一种权利,而非特殊待遇
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在我国开展的较晚,能够享受到幼儿园正规教育的残疾幼儿很少,能够有机会在正常幼儿园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更是屈指可数。
残疾幼儿的教育传统上是以开办特教幼儿园或特殊班为主要教育形式,随着对人权的重视及特殊教育理念的演变,让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在同一个环境里学习、生活,一起接受教育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积极倡导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指出融合是残疾儿童的一种权利,而不是对他们施与的特殊待遇。
一般而言,残疾幼儿的随班就读有三种不同的教育层次:
教育场所的融合。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至少有某些活动在同一楼房、校园环境内进行。教育环境中要做到无障碍,尽可能增进普通幼儿与残疾幼儿互动的机会。
社会性的融合。除了环境融合外,要有计划地安排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在同一班内共同活动,可以是全天的,也可以是半天的,以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培养残疾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残疾幼儿每星期有几天在特殊班,其他时间在普通班。
教学上的融合。残疾幼儿与普通幼儿在同一个班中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特殊教师与普通教师协同合作,共同为残疾幼儿设计活动内容,共同负担所有学生的教育责任,并鼓励普通幼儿与残疾幼儿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接纳。
目前,残疾幼儿与普通幼儿的融合教育(有时也称随班就读)在国内已呈萌发之势,但认识上却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随班就读想得过于复杂,认为残疾幼儿太特殊,忽视了残疾幼儿首先是幼儿,必然与正常幼儿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正常幼儿能够学习或游戏的许多内容,残疾幼儿在帮助下也能学习或参与,只不过他们中有些人的学习通道与正常幼儿有所不同而已。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目前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人力条件都不够成熟,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彼此有别,其学习不一样,他们需要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和条件下,无法保障残疾幼儿的教育成功,因此残疾幼儿应该回到特教幼儿园由特殊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二是把随班就读想得过于简单,认为只需把残疾幼儿和正常幼儿放在一个幼儿班,让他们学习相同内容,参加相同活动,适当降低要求就可以了。持此观点的人追求残疾幼儿与普通幼儿表面形式上的完全平等,主张将所有幼儿,无论天资如何聪慧,也无论其残疾程度多重,都应将他们安置在普通幼儿园内,让他们完全与普通幼儿一样学习相同的课程内容。实际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
残疾幼儿随班就读的意义
投资少、见效快。对残疾幼儿的早期关怀与对正常幼儿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如果都通过建立特教幼儿园来解决残疾幼儿入园的问题,需要相当数量的教育经费,这在我国目前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如果已有的幼儿园都能接受少量的残疾幼儿入园,可以迅速解决大量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
就近入园,深受家长欢迎。这种形式有利于残疾幼儿就近入园,减少了残疾幼儿住宿及交通的费用,节省了家庭经济开支。此外,这样做有利于残疾幼儿与父母居住,增加了父母与残疾幼儿相处的机会,有利于特殊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促进正常幼儿与残疾幼儿的相互了解。残疾幼儿与他们同龄的正常幼儿一起学习、游戏,可以帮助残疾幼儿增进表达及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残疾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同伴适宜的行为举止,与同伴及老师间发展积极;正向的社会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独立发展。此外,通过一起活动和游戏,也有助于正常幼儿了解残疾幼儿,进而学会尊重及了解个别差异,成为有爱心、同情心的社会公民。
随班就读的条件
残疾幼儿随班就读不是将残疾幼儿放入正常幼儿班就完事大吉了,在目前的条件下,也不是所有残疾幼儿都适合在普通幼儿园学习,而是需要一些必备的条件。
1.积极的态度
融合教育成功并非偶然,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大家共同努力。
普通幼儿园不论是教师、父母还是专业的医护人员,都应支持融合教育的推广,并且创造友善、融洽的环境,让普通幼儿与残疾幼儿彼此接纳。
除了积极的态度之外,家长、幼儿还要做好心理及能力上的准备。家长方面,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所在班级是什么样,教学方式怎么样,这种安置有什么益处,或有什么不合适之处,家长该承担哪些职责。幼儿方面,要明确残疾幼儿具备什么基本能力才适合进入普通幼儿班。尽管“没有不适合随班就读的孩子”,但因为现实条件的问题,并不是哪一类残疾儿童都适合进入普通幼儿班,通常来说,认为轻中度障碍幼儿适合进入普通幼儿班。普通幼儿班在此之前也要做好准备,如不能歧视、欺负残疾儿童,主动与残疾幼儿进行沟通等。
2.正常幼儿教师需要培训
正常教师需要在普通班中照顾若干残疾幼儿,因此应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国外通常的做法是,职前幼儿教师要修习一定的特殊教育学分,在职幼儿教师需要至少一周的在职特殊教育课程培训。
3.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支持
在安置残疾幼儿到普通班之前,必须谨慎地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特殊教育专家可咨询及求助。任何教师都不是万能的,在随班就读班级中,幼儿教师要面对残疾幼儿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普通幼儿教师不可能解决所有残疾幼儿的.所有问题,因此,需要特教专家支持。
4.班级的残疾幼儿不能过多
通常班级中的残疾幼儿不能过多,最好不超过2名。如果过多,很难在活动中、在面向全体正常幼儿的同时兼顾残疾幼儿的需要。
5.合适的环境和设备
在安置残疾幼儿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前,须确保环境能够提供安全且适当的设施。通常要对环境做一定的调整,尽可能使普通学校或园所交通环境无障碍、学习环境无障碍。如,将一个轮椅幼儿安置于有楼梯及狭小走道的大楼之中就不合适,为保障一个盲儿行走的安全和便利,应设置安全装置及排除危险的交通障碍。残疾幼儿还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例如助听器、盲杖、大字课本、轮椅等。总之,班内环境调整的原则是:保证安全,消除障碍,便于残疾幼儿学习。
6.适宜的课程
残疾幼儿在教学上的融合是随班就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所有幼儿教师最关心的部分。通常随班就读的课程要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活动本位:以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以幼儿为中心,由教师设计有意义的活动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内容既要体现个体的爱好、愿望,又要照顾大家的兴趣、要求。
促进互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开发一些能够促进残疾幼儿与一般幼儿互动行为的策略。有研究表明,一般幼儿不会主动与残疾幼儿接触或互动,残疾幼儿也不会主动参与一般幼儿的活动。只有经过教师鼓励之后,互动和参与才可能发生。
此外,由于我国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因此,并不是所有残疾幼儿都适合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根据国外的经验和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轻、中度的残疾且无严重的行为问题的幼儿,适合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否则很难保证随班就读的成功。换句话说,如果随班就读的对象不合适,个别残疾幼儿就可能影响全体幼儿的正常学习,而这对正常幼儿是不公平的。在保障残疾幼儿教育学习权利的同时,也不能侵害正常幼儿的学习机会。况且,残疾幼儿在普通班中经历过多的失败和挫折,可能会影响残疾幼儿的身心发展。
1.请简述什么是工作分析法?工作分析法的用途及目的是什么?再举一个实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工作分析法。
答题要点:
*工作分析法:将复杂技巧与概念分析成小步骤的学习策略。将一个具体的目标动作,依照发生的逻辑顺序,细分为数个独立的分解动作或因素,使学生能在完成个分解动作(要素)后,能串联成目标动作。(用自己的话阐述相近的意思也可以)
*工作分析法用途:教授学生某项技能、某个目标行为、某个概念/知识等;
*工作分析法的目的:创造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发现教学困难之所在,观察学生的能力水平。
*实例:以某项技能或知识点为例,进行步骤分解说明。
2.链锁法包括哪三种形式?三种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哪些要素?举一个教学实例说明“逆向链锁法”的运用。
答题要点:
*链锁法的三种形式:顺向链锁、逆向链锁、整个任务呈现;
*链锁方式选择的决定要素:一是目标行为复杂性;二是个案的学习能力;
*顺向链锁的运用:先教系列的第一步,然后再教第二步,并将第二步与第一步联系起来,以此类推,再教后续的步骤,指导掌握整个链。(如整理床铺:把被子铺平——被子的长边对折——把被子的另一边也对折——再次折叠——把叠好的被子放在床头——拉平床单)
*逆向链锁的应用:先教最后一步,再教倒数第二步,并将倒数第二步与倒数第一步连起来训练,以此类推,逐渐逆向传递至任务链的开端。(如穿套头衫:整理好衣服——将两只手伸进袖子里——将领口套在头上——拿起衣服——区分衣服的正反面)
*整个任务呈现:个案每一次学习都要完成整个任务。
3.什么是“教康结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你可以以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教康结合”?
答题要点:
*教康结合:是指教育技术与康复技术相结合的特殊教育综合干预方法。从广义上说特殊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康复”,属于康复的一个类别,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教育”+“医疗康复”
*“教康结合”路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康复目标发挥教育本身的康复功能,如在生活语文中融入口肌训练、构音训练、口语表达等康复目标;通过一对一个训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支持学生更好地参与教育;采取“学校+康复机构”协同服务个案的模式实现教康结合。
4.特殊教育中评估的类别有哪些?举例说明每一类评估分别指什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你认为最为常见的评估方式是什么?
答题要点:
*评估类别:标准化评量、非标准化评量、非正式评量(观察)
*标准化评量:使用有常模的量表进行的评估,如使用韦氏智力测评、PEP-3、VB-MAPP等量表进行的评量。
*非标准化评量:使用无常模的量表进行的评估,如培智国家课程标准评量、双溪课程评量、各类检核表评量。
*非正式评估:主要至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动作、感官知觉、认知、生活自理、情绪行为、语言沟通等各方面的表现、能力。是特殊教育教师最为常用的一种评估方式。
5.简述什么是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实施的教学形式有哪些?什么是个别化教育计划(IEP)?IEP包含哪些内容?IEP制定及实施人员有哪些?
答题要点:
*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个别化教育实施的教学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一对一个别教学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为接受特殊教育的每一位残疾学生而制定的适应其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案。
*IEP的内容:个案的发展水平(先备能力)、教育及环境支持资源;个案的长短期目标;需要的服务及支持(如辅具、理念、物质等);实施教育服务的时限、日期;以一年为周期的评估目标、评估办法及评估日程等。
*IEP制定及实施的人员: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家长(常带人)、学生本人、行政人员。
学生的IEP应关注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生涯发展的关系?如何理解IEP目标与教材的关系?
答题要点:
*IEP关注的核心要素:服务学生的生涯发展(全人发展)的核心素养
*国标与学生生涯发展的关系:国家课程标准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习需要达标的纲领性标准,是实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等方方面面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基于促进学生发展而生发的产物,其规定的学习内容围绕促进学生发展奠基学生全生涯的发展。要真正实现服务学生的生涯发展,在必要时要进行校本化的处理。
*IEP目标与教材的关系:IEP是纲领,教材是实现IEP的载体、服务IEP,选择何种教材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实现IEP目标。
7.什么是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别以一个例子说明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叙写的表述要点。IEP目标来源于何处?
答题要点:
*长期目标:是指需要相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目标,比如一年/半年,其叙写具有概述性,如提高书写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短期目标:通常是指对应长期目标的具体化目标,实现的时间相对较短,如一个月/更短的时间,叙写时需要做到具体、可评估,实现的时限以及具体化的程度取决于个案本身的能力,如对应提高书写能力的短期目标,可能有:能完成3点连成线;能描红一个笔画的汉字;能独立书写3个笔画内的汉字;对应提高生活技能的短期目标:在协助下能穿套头衫,能独立传套头衫,能完成挤牙膏,大人给自己刷牙时会配合大人等。
8.什么是差异化教学?在做教学设计时,为什么要先做学情分析,再做内容分析?
答题要点:
*差异化教学: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群体,给他们不同的学习资源,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而达到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学习目的。在特殊教育中差异化教学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先学情再内容的缘由:个别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要求所有的活动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学内容只是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前应先分析学情,在学情的基础上再选择教学内容。
9.一个完整规范的培智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应包含哪些要素?请选择重要要素说明其所包含的内容。
答题要点:
*要素:课题、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信息技术支持策略、教学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
*应包含的内容:
(1)学情分析:基本能力、学习本主题的先备能力情况、信息技术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主题内容、功能、在学习中的地位
(3)教学目标:3维目标、康复目标
(4)教学资源准备:教具、学具、电子资源、课件等
(5)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步子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等
(6)教学流程:导入、新授、练习、课堂小结、拓展活动等,要融入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板书、分层活动/差异化教学活动呈现、师生活动、信息化支持策略等关键要素。
10.集体教学中的学情分析应包含哪些内容?请以自己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题为例进行陈述。
答题要点:
*学情分析的内容:
基本能力:认知、思维、动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学习特点:学习的通道、喜欢的学习方式、喜欢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游戏、实操)等
与主题相关的先备技能:如生活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根据个体各方面的情况所进行的分组/分层安排
*结合自己的教学主题进行具体阐述,说到以上要点。
你认为作为一名培智的任课教师应该遵守哪些常规以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答题要点:
*完成学生的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
*执行学校相关教学常规: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活动、备课件)、认真组织教学活动、课后及时反思、完成教学后测;
*严格遵守学校5分钟候课制度;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等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以上内容仅做参考)
12.作为班级的学科教师,你会如何协同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做好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遵照班主任对班级教学的安排与统整,及时有效完成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教育评估、班级教学资料整理等内容;
*在主题式教学中协同其他学科老师完成同一主题中本学科的目标,共同为促进学生发展而努力;
*执行班主任关于学生常规、秩序、行为方面的统一要求,达到多重复的效果,实现团队协作育人;
*当学生出现行为问题时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
*发现学生受伤等特殊情况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等
(以上为基本要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进行补充)
13.在集体教学中落实个别化教育的路径有哪些?以实际的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或技能说明你对这些路径的应用。
答题要点:
*个别化教育的落实路径: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课后补救等
*教学案例:分层目标/差异化教学的个性化目标配对——有针对性性的分层活动/个体活动/分组活动——有针对性性的支持策略
(所陈述案例应体现以上核心要点,如以“读花”这一教学点展开阐述,如何设计分层目标、分层活动、个性化支持策略)
14.什么是送教上门?一年20次的送教上门可以为极重度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带去什么?
答题要点:
*送教上门:特殊儿童的一种教育安置模式,指对因病或极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就读的儿童实施到其家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
*送教带去:国家的政策,学校和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真心陪伴;正确的教养技能;学习知识及获得康复的机会;家庭支持,如环境调整建议、教养常识等;物质资源:学习资源、生活资源、其他社会资源等。
15.为什么有人说送教的终极目标是“不送”?一名重度发育迟缓的儿童来校就读对于他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或者作用?你如何将一名重度儿童变为你的“教学资源”而非“累赘”?
答题要点:
*为何以“不送”为目标:送教上门是国家特殊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解决残疾儿童入学率的一个暂时性策略,现行的送教上门质量、次数实际上难以满足孩子发展的真实需求。“不送”有两种可能,一是通过送教,引领那些原本有条件(自身条件、家庭支持条件)到校就读的孩子回到学校就读享受真正的受教育权利;二是通过送教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让家长能够独立地为孩子提供教育、康复、养护等目标。
*来校就读的意义:丰富及改善刺激环境,让个案有机会接触到除家庭以外的环境、人、活动等,置身于丰富的刺激中避免退化;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重建混乱的生活秩序;改善家人的教养技能及态度;有可能的情况下,习得一些力所能及的技能。
*变为资源的途径:接纳该生的存在;作为伙伴互助的资源培养班级其他学生有爱互助的品质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该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作为家校合作的资源,鼓励班级其他学生的家长,重建家长希望。
16.一名极重度发育迟缓的学生最初来校时,对周围的一切完全无感,甚至对叫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反应,上课时只是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经过2年的教育,该生有时会在课堂上尖叫、有时会自哼歌、有时会非常兴奋、到新环境里上课会下座位跑向好奇的事物……你如何看待这名学生前后的变化?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他?
答题要点:
*关于变化的看待:看起来其行为问题增多了,给班级的管理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从不动到好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从无感到有反应说明了在学校的这几年里面他的学习能力在一点点被唤醒,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帮助的方案:
创建生探索新环境的机会、平台,鼓励生探索学习;
多关注生,设计与其能力相匹配的活动,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可能性;
必要时,开展一对一的教学,对其进行激发潜能、补偿先备技能的训练;
一日活动中融入其发展目标,随时进行练习、强化等,巩固所学;
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沟通,将学校常规、生活技能等内容延展到其日常生活中,由家长进行家庭训练。
(还可根据老师的理解进行拓展,具有合理性即可得分)
17.你认为培智学生具有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吗?你认为该如何培养培智学生的主动学习及探索的能力呢?
答题要点:
*关于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从人的共性来看,培智学生也具备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如到了新环境他们也会感到好奇,只是遇到需要思考的任务时他们主动学习探索的动力会大打折扣,让人误认为他们不具备这些能力。
*如何培养:
首先,在理念上要相信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探索式学习的机会;
其次,具体操作层面,当提出问题或给出任务之后,留足够学生思考、反应的时间,等待;
接着,如果学生无法作答或者完成任务,对问题进行拆解,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思考发现答案,使用学习单进行视觉提示,对答案进行完整的陈述。任务性活动,可采取“手下手”的策略引导生开始活动,只做最少最必要的支持。
最后,注意任务的适宜性,难度适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让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的难度);问题的具体性,可回答。
尽管不同类别的肢体残疾儿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各类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并且和残疾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度过困难适应期
对于所有后天致残的肢残人,家庭教育最困难、最主要或者最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教育孩子尽快度过致残后的困难适应期。对于出生就已经残疾的孩子,在漫长的生活中从无知到有知地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情况,逐渐适应了这种症状的残酷。可是,对于后天致残的儿童,心理的突变是可以想象的。一个正常的人,怎么会这样了?并且年龄越大,这种反应可能越强烈。这时家长应做的是:
(一)帮孩子渡过心理难关。
只要在心理上适应了,其余的就容易了。
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①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病情,包括对生活、对未来、对整个一生的影响。虚假的“明日欢乐论”对孩子是残酷的,也不利于孩子与困难、残疾做斗争。这些影响可能发生在生活上,可能在交友上,可能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婚姻等各个方面,但这些影响恰恰是要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②树立起孩子生活的信念。这是最困难的,做到之后效果却是最明显的。因为许多人在致残的早期都有轻生的念头,其原因可能是怕给人添麻烦,可能是生活失去了色彩。
家长可以用多种方法,如:
A.告诉孩子生命是美丽的,任何人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相反,要让美好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
B.用身边残疾人的故事激励孩子。
C.用电影、电视中残疾人的事迹鼓励孩子。
D.带孩子和残疾人交流,使孩子亲自从他们那里获得生活的乐趣和信心等。
(二)尽快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使之适应致残后的生活。
新生活能力的掌握对他们平稳地渡过困难适应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孩子致残后,病情一稳定父母就要立刻对他进行生活能力的适应训练。
这种训练有时是困难的,但不是不能。连手的功能都可以用脚来代替,还有什么困难可言呢?因此,父母首先要坚定信心,然后坚决指导孩子训练。请记住:熟能生巧。
二.培养孩子乐观的个性
这是往往被家长忽略的问题,但对残疾孩子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然,个性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可是父母的影响、指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建议是:
(一)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他的担忧。父母的表示哪怕是表情,都会对孩子乐观个性的形成产生反作用。
(二)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残疾争吵。这是许多残疾孩子的父母一不小心就犯的毛病,拿孩子当导火索,互相埋怨对方。我们劝父母放弃争吵。
(三)不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肢残后即使用轮椅推也要经常和孩子到户外散步,和小朋友交流、游戏等等,并恰当地解答孩子可能提出的有关残疾的问题,如“我怎么和他们不一样?”“我还能行吗?”也要恰当地向孩子解释可能的来自别人的异样的眼光。父母对这些准备得越多,对孩子就会越有利。
(四)教给孩子知识。知识是力量,教孩子读书,学习,并教育他从这里开始学习自尊、自强、自立。
三.指导孩子获得代偿技能
这是肢残者必须在一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
例如,腿没了或脚没了练习用拐杖走路,再严重的练习用轮椅走路,用木棍、轮椅代偿或代替腿的功能。
左手没了,练习用右手代替左手的功能;右手没了,练习用左手代替右手的功能;双手没了,练习用脚代替手的功能(我国已有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学会了用脚洗脸,端碗,洗衣服),练习用脚写字、用嘴写字等等。请家长记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四.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这是所有肢残者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除去那些瘫在床上的极重度的肢残者外,绝大多数肢残者是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的。
五.开展功能训练——作业训练
生活能力训练和功能训练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功能训,练包括各种肌肉训练,协调训练等。大致可以分为:‘
(一)小肌肉群活动训练。
如拿、捏、握训练,像扣纽扣、系鞋带,摆小棒,捡豆粒等等,都属于这些训练。
(二)大肌肉群活动训练。
如走、弯腰、跳、投掷等。
(三)有关的协调训练。
如平衡能力训练,像站立训练,单足站训练等功能训练是所有肢残者都要进行的训练,对于刚刚致残的人尤其是脑瘫患者,这种训练更加重要。
六.教育方式
绝大多数肢残儿童能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在接受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并且孩子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行走能力”(或用轮椅行走的能力)、用餐能力之后,一定要把孩子送往正规的学校接受学校教育。把肢残孩子送往学校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对于瘫在床上或因病弱一时不能上学的孩子,家长也要订一个学习文化的计划,然后有计划地请家教,或自己或允许义务工作者前来家中给孩子上课,使孩子在家中接受相应的教育。
孩子呱呱坠地之后,接触的环境与所受的教育往往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孩子天资聪慧,而有些孩子生来就有缺陷,但是,他们都应该拥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和环境。近年来,国际社会非常关注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让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理念,已被许多人所接受和推崇。我国政府也在努力促进残疾幼儿的早期关怀和教育,如北京市教委2004年颁发了《关于在幼儿园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区县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办园条件较好、师资力量强的市立幼儿园或示范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的试点工作。让残疾幼儿随班就读立意良好、意义重大,但真正操作起来却会困难重重。
随班就读是一种权利,而非特殊待遇
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在我国开展的较晚,能够享受到幼儿园正规教育的残疾幼儿很少,能够有机会在正常幼儿园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更是屈指可数。
残疾幼儿的教育传统上是以开办特教幼儿园或特殊班为主要教育形式,随着对人权的重视及特殊教育理念的演变,让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在同一个环境里学习、生活,一起接受教育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积极倡导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指出融合是残疾儿童的一种权利,而不是对他们施与的特殊待遇。
一般而言,残疾幼儿的随班就读有三种不同的教育层次:
教育场所的融合。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至少有某些活动在同一楼房、校园环境内进行。教育环境中要做到无障碍,尽可能增进普通幼儿与残疾幼儿互动的机会。
社会性的融合。除了环境融合外,要有计划地安排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在同一班内共同活动,可以是全天的,也可以是半天的,以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培养残疾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残疾幼儿每星期有几天在特殊班,其他时间在普通班。
教学上的融合。残疾幼儿与普通幼儿在同一个班中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特殊教师与普通教师协同合作,共同为残疾幼儿设计活动内容,共同负担所有学生的教育责任,并鼓励普通幼儿与残疾幼儿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接纳。
目前,残疾幼儿与普通幼儿的融合教育(有时也称随班就读)在国内已呈萌发之势,但认识上却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随班就读想得过于复杂,认为残疾幼儿太特殊,忽视了残疾幼儿首先是幼儿,必然与正常幼儿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正常幼儿能够学习或游戏的许多内容,残疾幼儿在帮助下也能学习或参与,只不过他们中有些人的学习通道与正常幼儿有所不同而已。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目前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人力条件都不够成熟,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彼此有别,其学习不一样,他们需要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和条件下,无法保障残疾幼儿的教育成功,因此残疾幼儿应该回到特教幼儿园由特殊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二是把随班就读想得过于简单,认为只需把残疾幼儿和正常幼儿放在一个幼儿班,让他们学习相同内容,参加相同活动,适当降低要求就可以了。持此观点的人追求残疾幼儿与普通幼儿表面形式上的完全平等,主张将所有幼儿,无论天资如何聪慧,也无论其残疾程度多重,都应将他们安置在普通幼儿园内,让他们完全与普通幼儿一样学习相同的课程内容。实际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
残疾幼儿随班就读的意义
投资少、见效快。对残疾幼儿的早期关怀与对正常幼儿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如果都通过建立特教幼儿园来解决残疾幼儿入园的问题,需要相当数量的教育经费,这在我国目前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如果已有的幼儿园都能接受少量的残疾幼儿入园,可以迅速解决大量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
就近入园,深受家长欢迎。这种形式有利于残疾幼儿就近入园,减少了残疾幼儿住宿及交通的费用,节省了家庭经济开支。此外,这样做有利于残疾幼儿与父母居住,增加了父母与残疾幼儿相处的机会,有利于特殊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促进正常幼儿与残疾幼儿的相互了解。残疾幼儿与他们同龄的正常幼儿一起学习、游戏,可以帮助残疾幼儿增进表达及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残疾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同伴适宜的行为举止,与同伴及老师间发展积极;正向的社会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独立发展。此外,通过一起活动和游戏,也有助于正常幼儿了解残疾幼儿,进而学会尊重及了解个别差异,成为有爱心、同情心的社会公民。
随班就读的条件
残疾幼儿随班就读不是将残疾幼儿放入正常幼儿班就完事大吉了,在目前的条件下,也不是所有残疾幼儿都适合在普通幼儿园学习,而是需要一些必备的条件。
1.积极的态度
融合教育成功并非偶然,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大家共同努力。
普通幼儿园不论是教师、父母还是专业的医护人员,都应支持融合教育的推广,并且创造友善、融洽的环境,让普通幼儿与残疾幼儿彼此接纳。
除了积极的态度之外,家长、幼儿还要做好心理及能力上的准备。家长方面,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所在班级是什么样,教学方式怎么样,这种安置有什么益处,或有什么不合适之处,家长该承担哪些职责。幼儿方面,要明确残疾幼儿具备什么基本能力才适合进入普通幼儿班。尽管“没有不适合随班就读的孩子”,但因为现实条件的问题,并不是哪一类残疾儿童都适合进入普通幼儿班,通常来说,认为轻中度障碍幼儿适合进入普通幼儿班。普通幼儿班在此之前也要做好准备,如不能歧视、欺负残疾儿童,主动与残疾幼儿进行沟通等。
2.正常幼儿教师需要培训
正常教师需要在普通班中照顾若干残疾幼儿,因此应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国外通常的做法是,职前幼儿教师要修习一定的特殊教育学分,在职幼儿教师需要至少一周的在职特殊教育课程培训。
3.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支持
在安置残疾幼儿到普通班之前,必须谨慎地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特殊教育专家可咨询及求助。任何教师都不是万能的,在随班就读班级中,幼儿教师要面对残疾幼儿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普通幼儿教师不可能解决所有残疾幼儿的.所有问题,因此,需要特教专家支持。
4.班级的残疾幼儿不能过多
通常班级中的残疾幼儿不能过多,最好不超过2名。如果过多,很难在活动中、在面向全体正常幼儿的同时兼顾残疾幼儿的需要。
5.合适的环境和设备
在安置残疾幼儿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前,须确保环境能够提供安全且适当的设施。通常要对环境做一定的调整,尽可能使普通学校或园所交通环境无障碍、学习环境无障碍。如,将一个轮椅幼儿安置于有楼梯及狭小走道的大楼之中就不合适,为保障一个盲儿行走的安全和便利,应设置安全装置及排除危险的交通障碍。残疾幼儿还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例如助听器、盲杖、大字课本、轮椅等。总之,班内环境调整的原则是:保证安全,消除障碍,便于残疾幼儿学习。
6.适宜的课程
残疾幼儿在教学上的融合是随班就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所有幼儿教师最关心的部分。通常随班就读的课程要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活动本位:以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以幼儿为中心,由教师设计有意义的活动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内容既要体现个体的爱好、愿望,又要照顾大家的兴趣、要求。
促进互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开发一些能够促进残疾幼儿与一般幼儿互动行为的策略。有研究表明,一般幼儿不会主动与残疾幼儿接触或互动,残疾幼儿也不会主动参与一般幼儿的活动。只有经过教师鼓励之后,互动和参与才可能发生。
此外,由于我国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因此,并不是所有残疾幼儿都适合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根据国外的经验和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轻、中度的残疾且无严重的行为问题的幼儿,适合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否则很难保证随班就读的成功。换句话说,如果随班就读的对象不合适,个别残疾幼儿就可能影响全体幼儿的正常学习,而这对正常幼儿是不公平的。在保障残疾幼儿教育学习权利的同时,也不能侵害正常幼儿的学习机会。况且,残疾幼儿在普通班中经历过多的失败和挫折,可能会影响残疾幼儿的身心发展。
1.请简述什么是工作分析法?工作分析法的用途及目的是什么?再举一个实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工作分析法。
答题要点:
*工作分析法:将复杂技巧与概念分析成小步骤的学习策略。将一个具体的目标动作,依照发生的逻辑顺序,细分为数个独立的分解动作或因素,使学生能在完成个分解动作(要素)后,能串联成目标动作。(用自己的话阐述相近的意思也可以)
*工作分析法用途:教授学生某项技能、某个目标行为、某个概念/知识等;
*工作分析法的目的:创造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发现教学困难之所在,观察学生的能力水平。
*实例:以某项技能或知识点为例,进行步骤分解说明。
2.链锁法包括哪三种形式?三种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哪些要素?举一个教学实例说明“逆向链锁法”的运用。
答题要点:
*链锁法的三种形式:顺向链锁、逆向链锁、整个任务呈现;
*链锁方式选择的决定要素:一是目标行为复杂性;二是个案的学习能力;
*顺向链锁的运用:先教系列的第一步,然后再教第二步,并将第二步与第一步联系起来,以此类推,再教后续的步骤,指导掌握整个链。(如整理床铺:把被子铺平——被子的长边对折——把被子的另一边也对折——再次折叠——把叠好的被子放在床头——拉平床单)
*逆向链锁的应用:先教最后一步,再教倒数第二步,并将倒数第二步与倒数第一步连起来训练,以此类推,逐渐逆向传递至任务链的开端。(如穿套头衫:整理好衣服——将两只手伸进袖子里——将领口套在头上——拿起衣服——区分衣服的正反面)
*整个任务呈现:个案每一次学习都要完成整个任务。
3.什么是“教康结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你可以以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教康结合”?
答题要点:
*教康结合:是指教育技术与康复技术相结合的特殊教育综合干预方法。从广义上说特殊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康复”,属于康复的一个类别,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教育”+“医疗康复”
*“教康结合”路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康复目标发挥教育本身的康复功能,如在生活语文中融入口肌训练、构音训练、口语表达等康复目标;通过一对一个训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支持学生更好地参与教育;采取“学校+康复机构”协同服务个案的模式实现教康结合。
4.特殊教育中评估的类别有哪些?举例说明每一类评估分别指什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你认为最为常见的评估方式是什么?
答题要点:
*评估类别:标准化评量、非标准化评量、非正式评量(观察)
*标准化评量:使用有常模的量表进行的评估,如使用韦氏智力测评、PEP-3、VB-MAPP等量表进行的评量。
*非标准化评量:使用无常模的量表进行的评估,如培智国家课程标准评量、双溪课程评量、各类检核表评量。
*非正式评估:主要至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动作、感官知觉、认知、生活自理、情绪行为、语言沟通等各方面的表现、能力。是特殊教育教师最为常用的一种评估方式。
5.简述什么是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实施的教学形式有哪些?什么是个别化教育计划(IEP)?IEP包含哪些内容?IEP制定及实施人员有哪些?
答题要点:
*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个别化教育实施的教学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一对一个别教学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为接受特殊教育的每一位残疾学生而制定的适应其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案。
*IEP的内容:个案的发展水平(先备能力)、教育及环境支持资源;个案的长短期目标;需要的服务及支持(如辅具、理念、物质等);实施教育服务的时限、日期;以一年为周期的评估目标、评估办法及评估日程等。
*IEP制定及实施的人员: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家长(常带人)、学生本人、行政人员。
学生的IEP应关注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生涯发展的关系?如何理解IEP目标与教材的关系?
答题要点:
*IEP关注的核心要素:服务学生的生涯发展(全人发展)的核心素养
*国标与学生生涯发展的关系:国家课程标准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习需要达标的纲领性标准,是实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等方方面面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基于促进学生发展而生发的产物,其规定的学习内容围绕促进学生发展奠基学生全生涯的发展。要真正实现服务学生的生涯发展,在必要时要进行校本化的处理。
*IEP目标与教材的关系:IEP是纲领,教材是实现IEP的载体、服务IEP,选择何种教材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实现IEP目标。
7.什么是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别以一个例子说明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叙写的表述要点。IEP目标来源于何处?
答题要点:
*长期目标:是指需要相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目标,比如一年/半年,其叙写具有概述性,如提高书写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短期目标:通常是指对应长期目标的具体化目标,实现的时间相对较短,如一个月/更短的时间,叙写时需要做到具体、可评估,实现的时限以及具体化的程度取决于个案本身的能力,如对应提高书写能力的短期目标,可能有:能完成3点连成线;能描红一个笔画的汉字;能独立书写3个笔画内的汉字;对应提高生活技能的短期目标:在协助下能穿套头衫,能独立传套头衫,能完成挤牙膏,大人给自己刷牙时会配合大人等。
8.什么是差异化教学?在做教学设计时,为什么要先做学情分析,再做内容分析?
答题要点:
*差异化教学: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群体,给他们不同的学习资源,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而达到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学习目的。在特殊教育中差异化教学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先学情再内容的缘由:个别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要求所有的活动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学内容只是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前应先分析学情,在学情的基础上再选择教学内容。
9.一个完整规范的培智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应包含哪些要素?请选择重要要素说明其所包含的内容。
答题要点:
*要素:课题、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信息技术支持策略、教学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
*应包含的内容:
(1)学情分析:基本能力、学习本主题的先备能力情况、信息技术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主题内容、功能、在学习中的地位
(3)教学目标:3维目标、康复目标
(4)教学资源准备:教具、学具、电子资源、课件等
(5)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步子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等
(6)教学流程:导入、新授、练习、课堂小结、拓展活动等,要融入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板书、分层活动/差异化教学活动呈现、师生活动、信息化支持策略等关键要素。
10.集体教学中的学情分析应包含哪些内容?请以自己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题为例进行陈述。
答题要点:
*学情分析的内容:
基本能力:认知、思维、动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学习特点:学习的通道、喜欢的学习方式、喜欢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游戏、实操)等
与主题相关的先备技能:如生活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根据个体各方面的情况所进行的分组/分层安排
*结合自己的教学主题进行具体阐述,说到以上要点。
你认为作为一名培智的任课教师应该遵守哪些常规以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答题要点:
*完成学生的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
*执行学校相关教学常规: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活动、备课件)、认真组织教学活动、课后及时反思、完成教学后测;
*严格遵守学校5分钟候课制度;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等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以上内容仅做参考)
12.作为班级的学科教师,你会如何协同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做好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遵照班主任对班级教学的安排与统整,及时有效完成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教育评估、班级教学资料整理等内容;
*在主题式教学中协同其他学科老师完成同一主题中本学科的目标,共同为促进学生发展而努力;
*执行班主任关于学生常规、秩序、行为方面的统一要求,达到多重复的效果,实现团队协作育人;
*当学生出现行为问题时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
*发现学生受伤等特殊情况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等
(以上为基本要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进行补充)
13.在集体教学中落实个别化教育的路径有哪些?以实际的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或技能说明你对这些路径的应用。
答题要点:
*个别化教育的落实路径: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课后补救等
*教学案例:分层目标/差异化教学的个性化目标配对——有针对性性的分层活动/个体活动/分组活动——有针对性性的支持策略
(所陈述案例应体现以上核心要点,如以“读花”这一教学点展开阐述,如何设计分层目标、分层活动、个性化支持策略)
14.什么是送教上门?一年20次的送教上门可以为极重度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带去什么?
答题要点:
*送教上门:特殊儿童的一种教育安置模式,指对因病或极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就读的儿童实施到其家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
*送教带去:国家的政策,学校和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真心陪伴;正确的教养技能;学习知识及获得康复的机会;家庭支持,如环境调整建议、教养常识等;物质资源:学习资源、生活资源、其他社会资源等。
15.为什么有人说送教的终极目标是“不送”?一名重度发育迟缓的儿童来校就读对于他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或者作用?你如何将一名重度儿童变为你的“教学资源”而非“累赘”?
答题要点:
*为何以“不送”为目标:送教上门是国家特殊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解决残疾儿童入学率的一个暂时性策略,现行的送教上门质量、次数实际上难以满足孩子发展的真实需求。“不送”有两种可能,一是通过送教,引领那些原本有条件(自身条件、家庭支持条件)到校就读的孩子回到学校就读享受真正的受教育权利;二是通过送教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让家长能够独立地为孩子提供教育、康复、养护等目标。
*来校就读的意义:丰富及改善刺激环境,让个案有机会接触到除家庭以外的环境、人、活动等,置身于丰富的刺激中避免退化;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重建混乱的生活秩序;改善家人的教养技能及态度;有可能的情况下,习得一些力所能及的技能。
*变为资源的途径:接纳该生的存在;作为伙伴互助的资源培养班级其他学生有爱互助的品质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该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作为家校合作的资源,鼓励班级其他学生的家长,重建家长希望。
16.一名极重度发育迟缓的学生最初来校时,对周围的一切完全无感,甚至对叫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反应,上课时只是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经过2年的教育,该生有时会在课堂上尖叫、有时会自哼歌、有时会非常兴奋、到新环境里上课会下座位跑向好奇的事物……你如何看待这名学生前后的变化?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他?
答题要点:
*关于变化的看待:看起来其行为问题增多了,给班级的管理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从不动到好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从无感到有反应说明了在学校的这几年里面他的学习能力在一点点被唤醒,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帮助的方案:
创建生探索新环境的机会、平台,鼓励生探索学习;
多关注生,设计与其能力相匹配的活动,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可能性;
必要时,开展一对一的教学,对其进行激发潜能、补偿先备技能的训练;
一日活动中融入其发展目标,随时进行练习、强化等,巩固所学;
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沟通,将学校常规、生活技能等内容延展到其日常生活中,由家长进行家庭训练。
(还可根据老师的理解进行拓展,具有合理性即可得分)
17.你认为培智学生具有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吗?你认为该如何培养培智学生的主动学习及探索的能力呢?
答题要点:
*关于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从人的共性来看,培智学生也具备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如到了新环境他们也会感到好奇,只是遇到需要思考的任务时他们主动学习探索的动力会大打折扣,让人误认为他们不具备这些能力。
*如何培养:
首先,在理念上要相信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探索式学习的机会;
其次,具体操作层面,当提出问题或给出任务之后,留足够学生思考、反应的时间,等待;
接着,如果学生无法作答或者完成任务,对问题进行拆解,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思考发现答案,使用学习单进行视觉提示,对答案进行完整的陈述。任务性活动,可采取“手下手”的策略引导生开始活动,只做最少最必要的支持。
最后,注意任务的适宜性,难度适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让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的难度);问题的具体性,可回答。
上一篇:餐饮知识游戏抢答题目及答案
下一篇:残疾人基本知识学习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