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1现在的宝宝玩得都挺斯文,玩具是带有科技含量的,游戏是专家推荐的益智游戏。看着几个斯文小孩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起从前自己玩的哪些游戏呢?
玩水、猜动作、打弹珠这是我们小时最爱玩的几种游戏,不过得说一下的是,这些游戏当年并不为父母所接受,甚至被他们当作野蛮游戏明令禁止。但是,当时我们很少能抵抗得住这些游戏的诱惑,回忆当年爬在泥地上打弹珠、在荒场上打水仗的情形,还是津津有味。教宝宝也玩我们以前玩的游戏?许多父母可能想都不想便予以否决。可是,我们把老游戏稍微改进一下,把它变得更文明些呢?许多父母又会想:这些游戏对孩子又没有帮助,还不如玩拼板呢?
这下父母们还是显露出自己的目的了吧!告诉大家,不要小看我们小时玩的野蛮游戏,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况,这些游戏都是我们打小最拿手的,和孩子一起游戏,会唤起我们的童心,增进亲子关系。
玩水
游戏说明:玩水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水中投入任何可以放入水中的物品,通过玩水,孩子可以获得有关大小、多少、沉浮等科学经验,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几种玩法:
1、用手拍打水面,啪啪溅起的水花会让孩子得到一种快乐的体验。
2、两手交握,把水贮存在手中,噗地用力一挤,就成了一把手指头水枪啦。
3、把旧的洗澡海绵用油性笔画上脸的样子,用力挤压就可以变出各种各样奇怪的表情,保证会让孩子哈哈大笑。
4、在塑料袋上戳几个小洞,装满水后,往高处一挂就变成好玩的莲蓬了。 5、洗澡的时候,可以在浴缸里放些盛水的容器,让孩子自己发挥玩舀水或倒水的游戏。
注意事项:水温不能太低,提醒孩子不能喝水,不要把水搞到鼻子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大胆、开心地玩。
猜动作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属于角色游戏,孩子能在游戏中学会分配角色,扮演不同角色,并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游戏过程:
1、爸爸妈妈和孩子玩石头、剪子、布,定出一人当盆。
2、当盆的人把手心向上伸出来,其它人把食指伸向盆的手心,由盆发出预备口令并念:青豆、黄豆、嘎叭儿一溜,青沙黄沙,大把一抓!说出抓字,谁的食指被抓住,谁就要表演动作。
3、表演动作的人做各种动作,其他人则猜他表演的动作,例如老虎跑过去了,推车的人走过去了谁猜中了谁就当盆,游戏继续玩下去。
注意事项:表演的动作可根据所学的儿歌故事,来扮演角色。
棒冰棍
游戏说明:小棍小棒在孩子手中是最好的玩具,我们把吃过的棒冰棍收集起来,所玩的游戏,既可锻炼手指肌肉,又可培养建构能力。
几种玩法:把吃过的棒冰棍洗干净后收集起来。
1、把小棍放在凳子上,露出一截,用力打击,小棍就飞出去,谁的小棍飞得远,谁就算赢了。
2、收集一把小棍,竖着拿,手松开后,小棍自由散落。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取一个小棍去挑起其它小棍,要求不能碰动其它小棍,谁挑起的多谁就赢了。这个玩法有点像玩九彩棒。
3、把小棍涂上颜色,像拼七巧板似的,让孩子拼出各种美丽的图形。
注意事项:
棒冰棍要洗干净,在玩的过程中,不要拿着小棍子跑来跑去,避免受伤。
降落伞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抛接物体的技能,并让孩子学习自己制作玩具。
游戏过程:
1、让孩子自己动手,在一块手绢的四个角上拴上四根等长的线,然后把这四根等长的线绑在小石头上。
2、让孩子举起手中的降落伞,把它往下放,降落伞在空中张开,慢慢落下来,孩子再用手接住。
3、让孩子调节四根线的长度,看看降落伞在降落的时候会有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制作降落伞的材料还可以用塑料袋,但要注意,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头。
打弹珠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让孩子学会瞄准,锻炼了手部动作。在游戏过程中,孩子还学会了选择,培养了观察力。
游戏过程:以前的孩子是在一块平地上,挖几个小洞,将玻璃弹珠排成一行,手持一个玻璃弹珠瞄准其中的一个,用大拇指将玻璃弹珠弹出,尽量击中另一个,最终将它打入小洞中。谁的弹珠进洞多,谁就胜了。现在的孩子经常看到大人打台球或打保龄球,其实也可以用玻璃弹珠来玩这类游戏。
1、把小凳子的两个脚当大门,在大门前放一排玻璃弹珠。
2、用一个弹珠去打大门前的弹珠,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比赛,谁把弹珠打进了大门,谁就赢了。
注意事项:不要把玻璃弹珠放入口中,提醒孩子找容易击中的珠子。在我们这些大人的童年时代,我们玩粘知了、打弹弓、打水漂、打雪仗、扇洋画、抓石子等等有趣的游戏,而现在的孩子,电子游戏机、电脑、电动玩具各种各样的玩具应有尽有。但是,现在的孩子也似乎缺少了从前的一份协作,缺少了人与人的真情交流。引导孩子们玩玩老游戏,玩出新花样,就看您和他的合作了!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2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钻等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
2、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的躲避能力。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鸡妈妈头饰一个、鸡宝宝头饰7个、老鹰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到橡胶地面游戏,避免幼儿摔伤。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其余幼儿在鸡妈妈后面当小鸡了。
师:小鸡们猫着腰,抬着头,听着或者看着鸡妈妈的指挥,左右移动,防止老鹰捕捉住后面的那些小鸡仔。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一名幼儿戴老鹰头饰装作老鹰,一名幼儿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6-7名做小鸡。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跑的时候看着前面,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或摔倒。
4、老鹰一旦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依次把所有小鸡抓住,就算是老鹰为赢,然后幼儿开始重新选出老鹰和鸡妈妈,重新开始。
活动新玩法:
增加"救小鸡"的活动,鸡妈妈和小鸡可以趁老鹰睡觉的时候救出被抓的小鸡。玩法:老鹰每天都要睡午觉,小朋友一起数数1-10(或者1-20,可以锻炼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老鹰就会醒了,小朋友要在数完数之前把小鸡救出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积极投入、兴趣高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和挑战自我的精神。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快速跑的本领,学会躲闪。还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成为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动作、表达情感、开拓创新的过程。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3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培养幼儿坚守岗位,以及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巩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各角色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以及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上周下午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幼儿教案《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4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2、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兴趣。
游戏方法:
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在一个大约是羽毛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的人,两人互相传接。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人的沙包传接。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游戏者可以任意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所得到的命的数量)接沙包可以分单手或双手,单手接沙包和双手接沙包所得到的命数量不同,此数量可有游戏者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后,可以“保命”或“点地”。保命即使保存着一条命。点地就是不保存着一条命,但须在场地中点一下地,再向场外扔出。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5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包一个、用粉笔在地上画图形。
活动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2、跳的过程中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3、分两组进行比赛,每组3人,最先把沙包扔进“9”的一组为胜。
活动规则:
1、不能跨字跳,必须按顺序1—2—3?—4—5—6—7—8—9。
2、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幼儿园跳房子游戏教案中班,跳房子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游戏,一直流传在我们的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也被这个游戏占据了,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让孩子身体健康,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6活动目标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学习打电话(集体教育)。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7设计意图:“迷宫”是孩子爱玩的游戏,它通过迷路的解决来锻炼与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孩子耐心的意志品质,使孩子更加聪明。而大班的孩子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增加,不仅仅只停留在怎样走出迷宫,更需要有刺激、探险,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增设了传统故事中的大灰狼和小兔子,在营救小兔子的途中,设置了大班教育活动“区别食草和食肉动物”,让幼儿在迷宫游戏中,不但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还巩固了幼儿所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了解。
2、在迷宫中体会方位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3、培养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感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羊、马、长颈鹿、、牛等食草动物图片
2、老虎、狮子、猎豹、黑熊、野猪等食肉动物图片。
3、大象的图片分为四片,分别放在食草动物的家中。
活动过程;
1、寻找小动物(熟悉迷宫)
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迷宫里玩呢,刚才老师听说大灰狼正在迷宫找吃的呢,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回来好吗?(幼儿自由到迷宫里寻找小动物,进行熟悉迷宫的活动。)
2、小白兔被捉。
咱们赶紧看一看,小动物们都回来了没有?(找回来的动物全是食草动物)坏了,还有小兔子没有回来。肯定是被大灰狼捉去了。怎么办?咱们找回来的小动物能把小兔子救出来吗?为什么?大灰狼爱吃小兔子,是什么动物?你还知道哪些是食肉动物?食草动物能把小兔子救出来吗?
3、寻找小秘密
到底谁能救小兔子呢?秘密就藏在食草动物家中,只要你找到食草动物的家,就能找出小秘密,看见食肉动物,要赶快躲开,否则里面凶猛的食肉动物会吃掉我们。小朋友更要小心凶恶的大灰狼,他肚子饿极了,正在找吃的呢,如果你碰到大灰狼,要马上躲到食草动物的家中,这样大灰狼就不可以抓到我们了,找到一个秘密后,一有机会赶快从出口跑出来,看到底是什么秘密。
4、营救小白兔
(找到秘密后)小朋友终于找到了小秘密,我们来看看是谁能救出小兔子。哦,是大象啊。你们想不想也和大象一起去救小兔子呢?那好,大象施展魔法,我们身上都有了大象的力气,看见大灰狼,就可以赶跑它了,我们一起去迷宫中营救小兔子吧。
5、为下一次活动布置任务,再次熟悉迷宫
小兔子救出来了,高不高兴?小兔子在迷宫中饿了好长时间了,我们给它种胡萝卜吧,要把胡萝卜种到最隐蔽的地方,防止害虫吃掉。走,种萝卜啦!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8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个别幼儿协调性的培养。
活动准备
四个小凳子、五张卡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
老师:我们现在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抢凳子”
2、游戏规则:
五位小朋友一组,每人张卡片,活动室中间放四个小凳子,老师说开始童幼一起打节或放音乐五位幼儿要按节开始走,再说停的时候抢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抢不到主要被淘汰出局领读手中的卡片或说一句爱老师的句子。游戏继续执行,每组玩三边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个别甚至能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活动;有些幼儿在活动能自主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能很好的开展下去;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一些平时不合群的幼儿也能参与进活动中,孤僻的行为有所改观。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他们入园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对班上幼儿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有一个比较全盘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老师的指令理解不清时,我亲自到其身边进行解释和示范,对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幼儿降低对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因此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交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基本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的提高一些活动的要求,让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全程投入到活动中来,比如:让他们来发号指令,指挥幼儿的活动节奏等。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都还需要加强锻炼。本班个别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为了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离群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小百科:抢椅子是小时候常玩的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速度和灵活度。将板凳围成一个圈,人也站一个圈。主持人拿一根木棒(或其他能敲响的)开始敲时人就围着板凳同一方向转,并且按敲击的快慢有节奏的转圈。当敲击声停止,就要抢坐在板凳上。因为差一个板凳,所以会有一人没板凳,淘汰者下场时,同时撤下一个板凳,继续进行第二轮。如此反复,直到2人争1个板凳时,冠军就诞生了。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一、游戏综述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塑造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幼儿每每谈论起这个故事,都是津津乐道,眉飞色舞。20xx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动画片《西游记》,更是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当“猴哥——猴哥——”嘹亮的音乐声响起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动画片《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形象惟妙惟肖,白骨精的三个变身——小姑娘、老太婆以及老公公,都具有比较典型生动的人物特征,适合大班幼儿表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选择了这一情节进行改编、表演,帮助幼儿在提高表演能力的同时,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增进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三打白骨精》,了解白骨精的狡诈,孙悟空的聪明机灵,猪八戒的憨傻,唐僧的固执、迂腐等不同的角色特征,为表演做铺垫。
2.观看过动画片《三打白骨精》,已学会唱主题歌《白龙马》。
3.通过图片、文字、电视节目等途径认识猴子,了解猴子的特性。
4.通过语言活动“大家来学孙悟空”,帮助幼儿掌握孙悟空的表情、眼神、动作等形象特征。
5.通过美术活动“我们来包装”,师幼共同为表演设计、制作行李等道具。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花草。
(2)道具:唐僧师徒四人以及白骨精的面具,唐僧的禅杖,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钉耙,沙僧的行李挑担、月牙铲、黑胡子、假发,小妖的刀、斧,老婆婆的篮子以及馒头,老公公的拐杖。
2.选配音乐。
(1)动画片主题歌《白龙马》:用于第一场唐僧师徒四人上场。
(2)阴森恐怖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白骨精和众妖出场。
(3)欢快有力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结束的“猴子舞”。
(三)家庭与社区
家长可以带幼儿去看成人表演的戏剧《三打白骨精》,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四、游戏提示
1、白骨精的三次变身是重点,既要体现变的过程,又要体现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三个角色的衔接。排练时,教师让小姑娘、老婆婆以及老公公分别躲在三朵花(树)的后面,这祥白骨精第一次变身时,就走到事先躲藏小姑娘的位置,与扮演小姑娘的幼儿交换位置,其他两次也是同样。这样交换既隐蔽又自然,不仅方便了幼儿表演,也能保证舞台上较好的站位效果。
2、形象地表现孙悟空是难点。孙悟空的面部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身体动作等,要让幼儿表现得生动形象,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帮助他们分析、总结人物的特征:眼睛不停地眨,手不停地在脸上、耳后做抓耳挠腮的动作;双腿站立时都是弯的,单腿站立时,另一只脚则靠在站立腿的膝盖上;金箍棒需要经常转动;说话的语调偏高偏尖,语速要快,同时也要吐字清楚。做到这些,就能够把孙悟空的形象表现得比较准确。
3、幼儿在表演时可能会出现动作与音乐不匹配的现象。例如,师徒四人上场的情节,有时音乐停了,小演员还没有走到舞台中央;或者是已经走到规定的地方,但音乐还在放,演员出现等待的情况等。碰到类似的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听音乐的长短,在心里估算时间,然后配合步伐,自己做个调整,基本保证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能到预设的地点。如果这样调整后仍然没有到达预设的地点,那么可以在做下一组动作时进行微调,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
4、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①语言活动“孙悟空打妖怪”,让幼儿学念儿歌。②美术活动“西游记脸谱”,让幼儿自己设计喜欢的脸谱形象。③音乐活动“白龙马”、“猪八戒吃西瓜”,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白龙马》和《猪八戒吃西瓜》,并进行歌舞表演。
五、游戏小故事
“我不愿演猪八戒”
记得在和孩子们商量分配角色时,谁也不愿意扮演猪八戒这一角色,问其原因,都说:“猪八戒那么丑,我才不要演呢!”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反面角色,纷纷拒绝。角色没有分配好,谈何表演呢?于是,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首先,我告诉孩子们,角色的美与丑,都是故事中必须有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角色形象。如果没有猪八戒的憨傻,也衬托不出孙悟空的机灵。其次,即使你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也不能说你就是不光彩的。相反,很多的演员都是演了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无论正面反面角色,只要你演好了,就是的成功,这是表演的真谛。
孩子们被我说的有些动心了,人群中发出低低的议论声。后来,有个孩子提了个建议,说:“老师,那我们就乡请几个小朋友来演猪八戒,谁演得好就让谁演!”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有意向的孩子同时来表演。结果,大家一直认为玲玲最合适,因为她的动作最形象,而且,她有着圆圆的脸,稍胖的身体,外形也比较符合。就这样,一个女孩子成了扮演猪八戒的第一人。后面的表演也充分证明,这个角色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反串的女“猪八戒”,以其精湛的表演为我们的演出赢得了更多的喝彩。
死而复活
排练时,扮演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的三个孩子因为剧情的需要,在被白骨精“打死”后就要一直躺在地上,直到剧情快结束时才能起身退场。因为孩子年龄小,不能够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不动。往往其他角色在表演时,台下的小观众突然喊道:“XXXX的头翘起来啦!”然后哄堂大笑。于是,已经“死去”的人突然反应过来,继续躺好装死。经常有这样的笑场,往往打断了表演。
为了解决死而复活的问题,我首先把孩子们表演的片段录下来放给他们看,他们看后也觉得特别好笑,很不好意思。然后我告诉他们:表演的时候,你就不再是自己了,而是剧情中的角色,剧情需要你怎样,你就必须怎样。死了就死了,是不可能再有任何动作的。其次,我们发动家长找到一些电影片段,让孩子们观看那些英雄就义后的将写片段,让他们明白,克服和坚持是如何做到的。最后,我们提醒这三个角色的扮演者在死的时表演案例漂候尽量找一个自己舒服的、不面向观众的姿势,让观众看不到自己的脸,这样对自己的考验也会小一些,实在坚持不住,小动一下也看不出来。有了这些经验,“死去”的人再也没有“复活”过。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的:
1、要求幼儿根据声音来辨别同伴。
2、练习疑问句。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过程:
全班幼儿坐成半圆形,请一个幼儿背对大家坐好,请另一个幼儿走到他椅子后,轻敲三下椅背.坐着的幼儿问:"是谁敲我的门啊?"敲门的幼儿说:"是我.你猜我是谁?"如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你的好朋友,"猜对了,就调换幼儿,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注意:
游戏可逐步提高要求,如:敲门幼儿可故意压底或变细自己的声音.也可以由两个幼儿同时敲门,同时回答问题,要求猜出两个同伴的声音。
活动反思:
《猜猜我是谁》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是人物背面头部写生,学习线描写生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体验发型不同所体现出的'头发的美感,学习背面人物头部的写生方法。
它借助“猜猜我是谁的”娱乐游戏活动,通过观察、综合欣赏、教师演示,学生讨论、动手作画等形势,本课课题和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线造型能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分四个基本环节:游戏导入,引入课题;探究学习,引导激趣;了解基本步骤,大胆作画;交流感受,欣赏评析。优点有:
1、成功的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你生掌握如何用线表现人物上半身背面形象。线描画学生以前接触过,但画的不是很多,会用线条概括物象,但线条没有变化,体现不出线描画的特点,因此在本课中,我注重线描画的人物画的步骤及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等的引导,通过分析教师作品,了解线条的表现规律,学生在自己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的线条的变化,这是我非常乐意看到的线描画中不易的效果。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孩子兴趣,我先和学生做猜同学的游戏,之后我们一起看背面照片猜同学,学生猜出了学生的名字,然后我们一起总结是如何猜出他们的,这样初步给了学生一个作画的定向,总结出了猜迷的根据,即服饰、头型、发型。接着引导学生猜猜教师背面的线描画,学生兴趣被激起,有创新的思维火花,非常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节奏明快,有很强知识性和对动手能力的培养,3、在展评作品时,我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减下来,分别粘贴在课前准备好的大图片上,形成新的作品形式。新的作品看起来就好像许多人在看画展,学生们同时感受到了两种作品形式的诞生,都感到无比欣喜。我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的点评,互评,自评使课堂又创造了一个新高潮,对于用线画头像又有了新的认识,成功的情境的创设,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作品尽管有差异,但体现了学生的用心之处。
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归还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总结,自主调整,教师则只需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美术自主意识能力与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增加悟性和独特精神。然而,上这节课时,课堂上学生“主人”的地位没有体现得很明显,多数是以我说为主,忽略了很多学生自己自主的想法。
其次是细节不到位,如在示范时我先前示好了投影,但在示范是我忘了看,因此做的有点偏台,在示范时有些挡住了画面,如果在画时,能抬头看看投影,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再次,前边用时有些长,使得学生练习时间有些短,有些学生画的非常好,但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展现,十分的遗憾。
面对这些不足,今后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美术专业理论水平,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与学生一起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
1、知道并能大胆讲述自己在幼儿园三年成长的变化。
2、感受和小伙伴一起长大的快乐和自豪。
活动准备
画纸、油画棒、刚入园时的照片、刚到园时的身高记录。
活动过程
一、我长大了。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长大的话题:谁还能想得起来自己刚入幼儿园是的样子?
现在三年过去了,你们有什么变化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展示幼儿刚入园的照片。
讨论:这是谁?和现在的她比有什么变化?请幼儿也来说说自己的变化。
3、引导幼儿表达成长的想法:看看自己长大的样子,你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
也来看看老师的变化吧。
(教师展示自己童年的照片,让幼儿来分析比较。)
二、探索身体成长的事实。
1、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在前面活动中掌握的测量经验,来验证自己长大的事实: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长大了多少?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
老师这里有你们刚入园时的记录,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
2、3—4个幼儿贴墙壁站好,老师将他们入园时的身高画在墙壁上,然后在为他们画上现在的身高。
3、请幼儿自看看长高了多少,说说使用了什么测量的工具知道结果的。
三、表达成长的心情。
1、教师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启发幼儿谈论小时候的趣事。
2、小朋友,你们在很小的时候闹过笑话吗?
3、你还想长得更高吗?如果你长的更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四、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啦!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活动目标:
1、对制作会跑的小车感兴趣:
2、探索车轮会转的小汽车的制作方法。
3、感知轴能待定车轮转动的原理。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制作小车的经验。
2、牙膏盒、钻好孔的车轮、习惯、剪刀、泡沫、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汽车展示会:幼儿参观各种汽车作品。
——引入:这里有一些老师和小朋友们做的车,你们看一看,玩一玩,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自由参观汽车展示会。
——幼儿讨论交流:这些车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会跑得车是什么样的?与不会跑的车有什么不同?
2、汽车设计师:思考怎样做一辆会跑的小车。
——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想一想:做一辆会跑的小车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做?
——幼儿思考并表达。
3、汽车制造师:幼儿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制作会跑的小车。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教师在摆放材料时要有区别。如:有的组可以有辆成品车,有的组可以有辆半成品的车等等。
4、汽车大检查:幼儿检查自己设计的汽车。
——你们的汽车都做好了吗?我是汽车检查员,来检查你们的小汽车质量如何,质量过关的停在右边的汽车厂卖,质量不过关的停在左边的修理厂。
——幼儿分别将汽车开至教师设立的质量检查处。
——幼儿交流讨论:不能跑的车为什么跑不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汽车底盘。
5、汽车大检修:幼儿改造自己的小车。
——教师鼓励幼儿合作修理小车,让跑不动的小车都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6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2.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活动准备
1.《树真好》教学挂图3幅,教师教学资源、语言CD(盒带)。
2.《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教师教学资源、轻柔的背景音乐、
3.每个幼儿一套拼图(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1.观看人类破坏树木造成危害的课件,了解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
建议提问:小鸟为什么没有了家,风沙为什么会越吹越大,我们可以怎样做等。
小结:如果有大树就好了。有了大树,小鸟就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叽叽喳喳地歌唱;有了大树,就能挡住风沙,大风再不会吵吵闹闹地到处乱跑了。树可真好啊!
2.结合拼图感受大树的美好。
(1)请幼儿结合拼图继续找出大树的好处。
(2)幼儿拼图,给大家讲一讲拼图的内容,说一说大树的好处。
(3)教师出示相应挂图,并尽可能用诗中的语言小结。
3.借助挂图,教师配乐示范朗诵散文诗。
(1)教师出示前两幅挂图,引出散文诗的题目。请幼儿仔细听,思考自己喜欢哪一句,这一句是怎么说的。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示范朗诵散文诗。
(3)请幼儿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集体学说。
4.利用《树真好》课件,初步尝试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了解诗歌中的重叠词。
(1)了解重叠词。散文诗里的小鸟是怎样唱歌的?(叽叽喳喳)这样的词语叫重叠词。
(2)播放课件,再次欣赏散文诗。请幼儿认真听,找出重叠词,说一说是怎么说的,集体学说。
(3)播放课件,师幼感情地朗诵散文散。
5.发散思维,尝试仿编儿歌。
请幼儿想一想,除了诗中说的,大树还有哪些好处,并试着用好听的语言说一说,可以加上合适的重叠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
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关键智力:
自我;自然观察
教案准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猴子的手偶;大袋子。
教案过程:
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环节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
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
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
环节3:区域活动
美工区:给水果描虚线和涂色。
角色区:在角色区玩水果模型和头饰等。
活动评价:
能通过各种感官观察物体。
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2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后,幼儿不仅乐于唱数,还喜欢各种比较数字大小的游戏,但是他们对于每个数字在整个数序中的位置和数字区间概念的认识仍不太清晰,如当玩游戏“猜数字”时,有幼儿猜10,我给出提示“太大了”,结果仍然有幼儿会继续猜11。显然该幼儿并不理解教师给出的提示和所要猜测的数字范围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例子在一日活动中很常见。当我请11~20号的幼儿去喝水时,仍有一些在这个学号范围内的幼儿没有去喝水,而是在同伴的提醒下才懵懵懂懂地跟随前往。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思考之后便豁然开朗:即使大班幼儿可以唱数到100,甚至更多,但是他们对数字区间的概念还是模糊的,有的幼儿并不清楚17是包含在11~20的数字区间内的。
以上两个例子,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幼儿缺乏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数轴,以及对数序的理解。基于幼儿的需要,我试图将代表幼儿学号与数序的核心价值相结合进行活动设计,为幼儿呈现一条有趣的“会无限变长的线”,将抽象的心理数轴直观地展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字与线段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等的关系,提高观察、推理能力。
2.对数字感兴趣,并感受生活中的数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自己和同伴的学号。
2.物质准备:自制带箭头的直线(箭头可以拉伸延长)、数字卡片(0、10、20、30、40)、学号小人卡片上面有幼儿的头像和学号)、箭头、小红旗、记号笔、空白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趣的线,寻找线上的数字秘密
1.今天我带来了一条有趣的线,你们发现这条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很多幼儿马上发现了线末端的箭头,“线上有个箭头!”)
2.你们平时在哪里见过箭头?箭头代表什么意思呢?
3.幼儿立即交流了很多有关箭头的经验。
(“我上次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见过箭头,告诉我们儿童乐园往哪儿走。”
“我在地铁车站也看到过箭头,告诉人们怎么换乘。”)
【设计意图:活动开场,教师就直接出示一条带箭头的线,引发幼儿对箭头的关注,并交流有关箭头的经验,为之后环节中理解箭头的意义作铺垫。】
4.箭头能表示方向,不过今天这条带箭头的线上还藏着许多看不见的数字。到底会有些什么数字呢(教师在线的起点和终点各贴上数字0和10)?猜猜这段线上0~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
5.幼儿—下子说出了0~10之间的数字。“你们说的数字都比0大,比10小,所以都在0~10之间。”
6.如果从10再接着往后数,还会有什么数字呢?你们说的数字都比10大,都有可能在10的后面。那这条线好像不够长了。
(教师拉出箭头,将线拉到大约40左右的位置。)
7.(此时幼儿都觉得这条线很神奇,—下子很感兴趣。)
变长的线上还藏着许多数字,这些地方会是数字几呢?
(在20、30、40的位置贴上翻过来的数字卡片,待幼儿猜出再将卡片翻回来验证。)
8.有些幼儿猜到这些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字。
“因为已经有10了,所以后面肯定是20、30、400"
(幼儿从线段的距离上估测出数字。)
9.如果再把这条线拉拉长,后面还会有数字几?如果神奇的线变得越来越长,上面的数字会越来越大。原来这些数字是从左往右、从小到大排队的。
【设计意图:教师先从1~10“出发刀,引导幼儿发现在一段数字中间还包含着许多其他数字。之后,教师通过会变长的线,引发幼儿初步感知线上数字排列的规律(从小到大排列)。】
二、在线上找学号的家
1.说了那么多的数字,有没有数字可以代表我们自己(幼儿立即回答“学号”)?这条线上的数字是从小到大排队的,我们把学号也来排排队吧。
2.教师出示学号小人卡片,请幼儿
找到自己的学号卡片,把它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幼儿看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学号小人,都觉得十分有趣,对“找找学号小人的家"跃跃欲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发现:幼儿摆放的学号小人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如5并没有放在0和10的中间,或者几个相连的学号没有靠在一起,又或者11和13之间应该空开一点,却连在了一起。)
4.学号小人都排好队了,是从小到大排队的吗?有没有问题?为什么有些学号靠得近,有些寓得远?
5.幼儿对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表述了自己的理解,并能举一反三,发现其他学号摆放的问题。
“因为20后面就是21,当中没有其他人了,所以要靠得近呀。”
“我发现了问题!11和13应该分开一点,因为当中还有12!”
6.有些学号中间没有其他学号了,所以靠得近;而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分得开。刚才你们说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要分开一点,那现在请你们把这些学号小人也放到线上吧。
(幼儿将剩下的学号小人也摆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7.现在我们的学号都从小到大排好队了。你们知道吗?学号的顺序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知道某某为什么是1号吗?因为她的年龄是我们班最小的,所以她排在最前面。原来我们的学号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来排队的。这条线除了可以表示数字的大小,还可以表示我们出生的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教师提供了贴有幼儿头像的学号小人,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体验中,将自己和同伴的学号小人摆放在线上合适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体会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步呈现出一条完整的数轴,并验证了之前学号摆放的方法。在分享与纠错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不同学号在这条线上距离存在差异的原因,了解不同数字在排列过程中的规律与特点,并感受数序与线段的关系。】
三、游戏:猜学号
1.引导幼儿分成两队玩“猜学号”的游戏。
教师说明规则:
(1)两队轮流“猜学号”,教师提示猜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
(2)谁猜中了,那一队即赢,获得一面小红旗。
2.第一次玩游戏。教师先在空白卡片上写下心中想的学号。提问:猜猜我心里想的学号是几号?
3.幼儿猜出一个学号,教师就给出提示,如11太小了。这时教师要追问:我说的1 1太小了是什么意思?11比谁小?那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猜?
4.让我们用一个小箭头来帮帮忙吧,请箭头来帮我们指明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猜。这个箭头可以怎么放?指向哪一边?现在有几个箭头?两个箭头是什么意思?我心里想的学号肯定在几和几的中间?
5.第二次玩游戏。请一位幼儿来选一个学号,教师将线上的学号卡片都拿走,再来玩一玩猜学号的游戏。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以竞赛的形式玩猜学号的游戏(在数轴上显现数字过渡到隐藏数字)。幼儿根据“大了”或“小了”的提示来猜测他人手中所藏的学号。此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运用箭头来表示猜测的方向,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提示并显现猜测的范围(数字区间)。】
四、讨论与延伸
1.今天玩的游戏都和数字排排队有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是排好队的?数字排好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2.幼儿分享生活中数序的经验。
“电影院里有数字,座位是从小到大排好的。”
“马路上的红绿灯上也有数字。”
3.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梳
理:电影院里座位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
好队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座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幼儿在数序认知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此环节在与幼儿的有效讨论中,引发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序,而这些生活中的数序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本案例荣获:20xx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学前教育)一等奖。
点评
简洁而不失智慧内秀而更显专业——观摩闸北区安庆幼儿园卢世轶老师的“学号小人”有感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黄琼
20xx年3月25日,全市教研员和示范园园长集聚闸北区安庆幼儿园,观摩在20xx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卢世轶老师的大班集体学习活动“学号小人”。又一次走近卢世轶老师,再次收获着无比的惊喜与感动,卢老师为我们全方位展示了她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下面,以“学号小人’为例,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与思考。
第一,价值的最大化
今天,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要什么?其对幼儿发展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卢老师的这个集体学习活动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数学教学的价值。首先,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寻找线上数字的秘密"“猜猜这段线上0一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以及“猜学号”游戏中,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也许,这份被激活的兴趣,会点燃幼儿未来对数学学习的探索愿望。其次,数学智慧的发展。借助于“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卢老师把丰富的数学元素予以充分组合: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的关系:线段上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等。在这个过程中,别具一格地体现了对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的发展价值。幼儿在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地发现与学习,自主地建构着初步的、隐形的“心理数轴”,并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数学智慧。
第二,设计的有效性
这个集体学习活动设计的特色在于:一是简洁。整个活动主要的教具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制的“带箭头的直线”。教具极其简单,却在上面创造性地演绎了丰富的数学教育元素。这样简洁而不失智慧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比起那些“豪华版”的教具,也更有利于推广、复制。二是融合。以往的数学活动,常常是“单打一”的设计,或者“数数”教学,或者“相邻数”教学,或者“加减运算"教学,再或者“几何形体”教学等。而卢老师把许多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数字大小的比较、数数、认数、数序、相邻数,以及线段与数字的各种关系等。这样整合性的数学教学,反映了执教者以及安庆幼儿园的团队对数学教育的驾驭能力和创造性设计的能力。三是挑战。整个活动,不仅挑战着幼儿方方面面的数学知识,更挑战着幼儿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数学经验的语言能力。幼儿乐在其中,也成长在其中。
第三,互动的现场智慧
这既是一个预设的,又蕴涵着诸多生成因素和大量不确定内容的集体学习活动。卢老师机智而沉稳地面对来自幼儿的信息,予以适切的回应。如,当幼儿把自己的学号插到箭头上以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卢老师冷静地回应,“没有关系,让我们先解决‘靠在一起的数字’问题。”于是,幼儿插学号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又如,当两队幼儿做“猜学号”游戏,一队输了,有个幼儿不由自主地说,“要输得起!”卢老师立即“接球”,回应道,“是啊,输得起,才能赢得更多!”现场师幼互动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卢老师沉稳、机智又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个性特点,同时,更折射出了卢老师心中装着本次活动目标和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眼里看着幼儿当前的现状与发展水平,进行着有效的师幼互动。当然,在互动方面,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有的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如,当教师总结幼儿在箭头上数数“小朋友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十个十个数”的时候,有幼儿“插嘴”道,“我会五个五个数”“我还会两个两个数”。然而,教师没有“接球”,未对幼儿不同的数数方法、经验和学习积极性予以及时的首肯。但无论如何,卢老师沉稳而富有逻辑思维特质的互动,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最后,还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是,卢老师在“评优”活动中,不仅把一个活动上得别具特色,她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也组织得有滋有味。另外,在“评优”的答辩与“全市展示”的互动环节中,她对主题活动开展效果的.评价、对数学与主题关系的见解、对个别学习活动中结构化问题的理解,以及对集体学习活动难易问题的处理等,都很有个人独立见解和专业底气。这充分反映了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位本科生、有八年一线实践积累的教师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能力。
总之,卢老师是一位简洁而不失智慧,内秀而更显专业的青年教师。我由衷地期待着卢老师把“评优”作为新的发展起点,今后能不断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中,走得更远、更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3科学活动:
好玩的扑克——叠高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立起来,感知力与平衡的关系。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于大胆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扑克的多种玩法中锻炼求异思维,乐于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扑克牌人手二十张;大记录表一张;小记录本、记号笔人手一份;不同形状的卡纸若干;红、黄、蓝、绿的牌子各四个。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扑克牌,探索扑克牌的各种玩法。
1、提出活动内容,强调探索规则:
(1)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邀请同伴一起玩。
(2)保管好自己的扑克牌不要跟别人混在一起。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的玩法。
3、幼儿交流分享玩法。
4、教师记录并总结幼儿玩扑克的方法。(分类、排序、比大小、接龙、游戏、等)
(二)自由探索“让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提出探索的问题,强调探索规则:
(1)把扑克成功站立在桌上的方法记录在本子上。
(2)一种方法记录一格。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拿着记录本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站立在桌上的方法”并记录。
3、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幼儿出示记录本边讲述边示范)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
(2)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3)为什么这种方法能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
(4)哪一种方法站得最稳?
4、教师小结。
(三)合作探索“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1、提出探索任务。
2、出示图文结合的比赛规则图,引导幼儿认读,明确游戏规则:
(1)四人一队,分成:红队、黄队、蓝队、绿队。
(2)可以用不同形状的卡纸。(也可以不用)
(3)时间:五分钟。
(4)最高最稳的获得金牌。
2、幼儿自由组合比赛“扑克搭高方法”。
3、幼儿交流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4、教师给搭得最高的一组颁发金奖。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4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3、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学具:
(1)各种长度不同的量具
(2)记录用的作业单、笔等
3、教学用品:相等长度的小课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动过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幼儿园也将要打扮一新,我们要给这里的小桌子做一个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样大小,现在我们就来量量看,桌子有多长。
二、幼儿自选一种量具进行测量。量好后,请幼儿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三、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的测量方法与结果。教师讲述正确的方法:要求每次测量注意首尾相接。
讨论:量相同的桌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小结:
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
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幼儿换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再次感受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小结
在测量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测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最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5活动目标:
1、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初步学着按图形的形状进行匹配。
2、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及口语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honey、danfer、billy各一只。
2、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honey。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对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要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来祝贺,你们想知道我请了谁吗?)
二、认识图形及进行图形匹配。
出示danfer、billy
1、幼儿逐一认识,然后观察他们嘴巴的形状。
2、出示各种形状让幼儿认识。
(小动物说他们要吃和他们嘴巴形状一样的饼干)。
请幼儿说一说三角形的饼干给谁吃,圆形饼干给谁吃,正方形的饼干给谁吃。
三、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要给小动物吃和他们嘴巴一样的饼干,边喂边说:“honey,给你吃圆饼干等。”
四、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honey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小动物的肚子喂得饱饱的,所以honey也要奖励小朋友,看她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出示三种形状的饼干)
活动结束:
幼儿要说出:我要吃什么形状的饼干,说对才能吃。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6活动班级:大班
活动时间: 10月
设计意图:秋天的到来使得周围的树木发生了一些变化,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也较中班有了较大地提高。班上幼儿近些天来总在谈论幼儿园大门外一颗大树的变化,他们已经观察到树叶和树枝被大风吹下时状态的不同,因此,抓住这个机会我设计了该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对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探索,从而推动幼儿科学概念的获得以及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发现物体抛向空中后会下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由落体现象的兴趣;2、幼儿能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自由落体实验,并能观察、记录这两种物体的下落的方式和快慢;3、绝大部分幼儿能用语言正确表述自由落体现象,在活动中能表现出合作的意向和能力。
科学原理:
1、自由落体--自由落体运动源于地心引力,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相对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它有三层基本含义:物体开始下落时是静止的即初速度V=0;物体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外界的作用力(包括空气阻力)或外力的合力为0;任何物体在相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时间相同。
2、空气阻力--指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碍力,是运动物体受到空气的弹力而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落体也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其速度,接触面积,空气密度等都会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树叶、报纸、沙袋、橡皮擦、记录单、笔。
活动形式:集体教学和个别探索结合活动过程:
环节教学
活动内容
一、引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1、幼儿自由表达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兴趣。
"说说你们见到树叶落下的情形。"2分钟集体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观察到的树叶下落现象。
"树叶从空中轻轻的飘落。"2分钟探索活动开展部分
二、探索活动一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幼儿探索自由落体现象
1、教师活动材料,引导幼儿选用1种材料,将它抛向空中,观察下落时的情形;注意:给幼儿活动较大空间,以保证幼儿的安全。3分钟个别
2、请幼儿分享活动体会。
"抛上去后都会掉下来。"2分钟集体三、探索活动二教师材料,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体落下时不同的状况1、引导幼儿观察2~3种物体落下时的情形,并记录下来。5分钟个别2、引导幼儿分享和讨论:你选用了什么材料?它是怎样落下的?
:不同物体因其形状、重量不同,在空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落下的情形不同。3分钟集体
三、探索活动三引导幼儿实验:哪个掉得快?
1、在前面活动基础上,新的材料,要求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比较之前让幼儿猜想一下:哪个物体掉得快?
2、教师记录表,引导幼儿做实验,验证哪个落得快。
要求:幼儿选择两两比较时,要求同一高度并同一时间放下物体。7分钟个别3、引导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分享经验,启发幼儿探索:为什么有些物体掉得快,有些掉得慢?3分钟集体结束部分四、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落体现象五、活动延伸1、启发幼儿探索同样重量的物体,不同速度的落下。
2、探讨什么物体不会落下?3分钟集体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1现在的宝宝玩得都挺斯文,玩具是带有科技含量的,游戏是专家推荐的益智游戏。看着几个斯文小孩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起从前自己玩的哪些游戏呢?
玩水、猜动作、打弹珠这是我们小时最爱玩的几种游戏,不过得说一下的是,这些游戏当年并不为父母所接受,甚至被他们当作野蛮游戏明令禁止。但是,当时我们很少能抵抗得住这些游戏的诱惑,回忆当年爬在泥地上打弹珠、在荒场上打水仗的情形,还是津津有味。教宝宝也玩我们以前玩的游戏?许多父母可能想都不想便予以否决。可是,我们把老游戏稍微改进一下,把它变得更文明些呢?许多父母又会想:这些游戏对孩子又没有帮助,还不如玩拼板呢?
这下父母们还是显露出自己的目的了吧!告诉大家,不要小看我们小时玩的野蛮游戏,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况,这些游戏都是我们打小最拿手的,和孩子一起游戏,会唤起我们的童心,增进亲子关系。
玩水
游戏说明:玩水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水中投入任何可以放入水中的物品,通过玩水,孩子可以获得有关大小、多少、沉浮等科学经验,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几种玩法:
1、用手拍打水面,啪啪溅起的水花会让孩子得到一种快乐的体验。
2、两手交握,把水贮存在手中,噗地用力一挤,就成了一把手指头水枪啦。
3、把旧的洗澡海绵用油性笔画上脸的样子,用力挤压就可以变出各种各样奇怪的表情,保证会让孩子哈哈大笑。
4、在塑料袋上戳几个小洞,装满水后,往高处一挂就变成好玩的莲蓬了。 5、洗澡的时候,可以在浴缸里放些盛水的容器,让孩子自己发挥玩舀水或倒水的游戏。
注意事项:水温不能太低,提醒孩子不能喝水,不要把水搞到鼻子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大胆、开心地玩。
猜动作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属于角色游戏,孩子能在游戏中学会分配角色,扮演不同角色,并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游戏过程:
1、爸爸妈妈和孩子玩石头、剪子、布,定出一人当盆。
2、当盆的人把手心向上伸出来,其它人把食指伸向盆的手心,由盆发出预备口令并念:青豆、黄豆、嘎叭儿一溜,青沙黄沙,大把一抓!说出抓字,谁的食指被抓住,谁就要表演动作。
3、表演动作的人做各种动作,其他人则猜他表演的动作,例如老虎跑过去了,推车的人走过去了谁猜中了谁就当盆,游戏继续玩下去。
注意事项:表演的动作可根据所学的儿歌故事,来扮演角色。
棒冰棍
游戏说明:小棍小棒在孩子手中是最好的玩具,我们把吃过的棒冰棍收集起来,所玩的游戏,既可锻炼手指肌肉,又可培养建构能力。
几种玩法:把吃过的棒冰棍洗干净后收集起来。
1、把小棍放在凳子上,露出一截,用力打击,小棍就飞出去,谁的小棍飞得远,谁就算赢了。
2、收集一把小棍,竖着拿,手松开后,小棍自由散落。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取一个小棍去挑起其它小棍,要求不能碰动其它小棍,谁挑起的多谁就赢了。这个玩法有点像玩九彩棒。
3、把小棍涂上颜色,像拼七巧板似的,让孩子拼出各种美丽的图形。
注意事项:
棒冰棍要洗干净,在玩的过程中,不要拿着小棍子跑来跑去,避免受伤。
降落伞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抛接物体的技能,并让孩子学习自己制作玩具。
游戏过程:
1、让孩子自己动手,在一块手绢的四个角上拴上四根等长的线,然后把这四根等长的线绑在小石头上。
2、让孩子举起手中的降落伞,把它往下放,降落伞在空中张开,慢慢落下来,孩子再用手接住。
3、让孩子调节四根线的长度,看看降落伞在降落的时候会有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制作降落伞的材料还可以用塑料袋,但要注意,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头。
打弹珠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让孩子学会瞄准,锻炼了手部动作。在游戏过程中,孩子还学会了选择,培养了观察力。
游戏过程:以前的孩子是在一块平地上,挖几个小洞,将玻璃弹珠排成一行,手持一个玻璃弹珠瞄准其中的一个,用大拇指将玻璃弹珠弹出,尽量击中另一个,最终将它打入小洞中。谁的弹珠进洞多,谁就胜了。现在的孩子经常看到大人打台球或打保龄球,其实也可以用玻璃弹珠来玩这类游戏。
1、把小凳子的两个脚当大门,在大门前放一排玻璃弹珠。
2、用一个弹珠去打大门前的弹珠,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比赛,谁把弹珠打进了大门,谁就赢了。
注意事项:不要把玻璃弹珠放入口中,提醒孩子找容易击中的珠子。在我们这些大人的童年时代,我们玩粘知了、打弹弓、打水漂、打雪仗、扇洋画、抓石子等等有趣的游戏,而现在的孩子,电子游戏机、电脑、电动玩具各种各样的玩具应有尽有。但是,现在的孩子也似乎缺少了从前的一份协作,缺少了人与人的真情交流。引导孩子们玩玩老游戏,玩出新花样,就看您和他的合作了!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2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钻等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
2、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的躲避能力。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鸡妈妈头饰一个、鸡宝宝头饰7个、老鹰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到橡胶地面游戏,避免幼儿摔伤。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其余幼儿在鸡妈妈后面当小鸡了。
师:小鸡们猫着腰,抬着头,听着或者看着鸡妈妈的指挥,左右移动,防止老鹰捕捉住后面的那些小鸡仔。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一名幼儿戴老鹰头饰装作老鹰,一名幼儿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6-7名做小鸡。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跑的时候看着前面,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或摔倒。
4、老鹰一旦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依次把所有小鸡抓住,就算是老鹰为赢,然后幼儿开始重新选出老鹰和鸡妈妈,重新开始。
活动新玩法:
增加"救小鸡"的活动,鸡妈妈和小鸡可以趁老鹰睡觉的时候救出被抓的小鸡。玩法:老鹰每天都要睡午觉,小朋友一起数数1-10(或者1-20,可以锻炼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老鹰就会醒了,小朋友要在数完数之前把小鸡救出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积极投入、兴趣高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和挑战自我的精神。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快速跑的本领,学会躲闪。还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成为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动作、表达情感、开拓创新的过程。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3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培养幼儿坚守岗位,以及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巩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各角色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以及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上周下午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幼儿教案《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4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2、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兴趣。
游戏方法:
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在一个大约是羽毛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的人,两人互相传接。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人的沙包传接。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游戏者可以任意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所得到的命的数量)接沙包可以分单手或双手,单手接沙包和双手接沙包所得到的命数量不同,此数量可有游戏者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后,可以“保命”或“点地”。保命即使保存着一条命。点地就是不保存着一条命,但须在场地中点一下地,再向场外扔出。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5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包一个、用粉笔在地上画图形。
活动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2、跳的过程中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3、分两组进行比赛,每组3人,最先把沙包扔进“9”的一组为胜。
活动规则:
1、不能跨字跳,必须按顺序1—2—3?—4—5—6—7—8—9。
2、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幼儿园跳房子游戏教案中班,跳房子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游戏,一直流传在我们的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也被这个游戏占据了,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让孩子身体健康,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6活动目标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学习打电话(集体教育)。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7设计意图:“迷宫”是孩子爱玩的游戏,它通过迷路的解决来锻炼与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孩子耐心的意志品质,使孩子更加聪明。而大班的孩子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增加,不仅仅只停留在怎样走出迷宫,更需要有刺激、探险,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增设了传统故事中的大灰狼和小兔子,在营救小兔子的途中,设置了大班教育活动“区别食草和食肉动物”,让幼儿在迷宫游戏中,不但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还巩固了幼儿所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了解。
2、在迷宫中体会方位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3、培养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感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羊、马、长颈鹿、、牛等食草动物图片
2、老虎、狮子、猎豹、黑熊、野猪等食肉动物图片。
3、大象的图片分为四片,分别放在食草动物的家中。
活动过程;
1、寻找小动物(熟悉迷宫)
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迷宫里玩呢,刚才老师听说大灰狼正在迷宫找吃的呢,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回来好吗?(幼儿自由到迷宫里寻找小动物,进行熟悉迷宫的活动。)
2、小白兔被捉。
咱们赶紧看一看,小动物们都回来了没有?(找回来的动物全是食草动物)坏了,还有小兔子没有回来。肯定是被大灰狼捉去了。怎么办?咱们找回来的小动物能把小兔子救出来吗?为什么?大灰狼爱吃小兔子,是什么动物?你还知道哪些是食肉动物?食草动物能把小兔子救出来吗?
3、寻找小秘密
到底谁能救小兔子呢?秘密就藏在食草动物家中,只要你找到食草动物的家,就能找出小秘密,看见食肉动物,要赶快躲开,否则里面凶猛的食肉动物会吃掉我们。小朋友更要小心凶恶的大灰狼,他肚子饿极了,正在找吃的呢,如果你碰到大灰狼,要马上躲到食草动物的家中,这样大灰狼就不可以抓到我们了,找到一个秘密后,一有机会赶快从出口跑出来,看到底是什么秘密。
4、营救小白兔
(找到秘密后)小朋友终于找到了小秘密,我们来看看是谁能救出小兔子。哦,是大象啊。你们想不想也和大象一起去救小兔子呢?那好,大象施展魔法,我们身上都有了大象的力气,看见大灰狼,就可以赶跑它了,我们一起去迷宫中营救小兔子吧。
5、为下一次活动布置任务,再次熟悉迷宫
小兔子救出来了,高不高兴?小兔子在迷宫中饿了好长时间了,我们给它种胡萝卜吧,要把胡萝卜种到最隐蔽的地方,防止害虫吃掉。走,种萝卜啦!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8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个别幼儿协调性的培养。
活动准备
四个小凳子、五张卡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
老师:我们现在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抢凳子”
2、游戏规则:
五位小朋友一组,每人张卡片,活动室中间放四个小凳子,老师说开始童幼一起打节或放音乐五位幼儿要按节开始走,再说停的时候抢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抢不到主要被淘汰出局领读手中的卡片或说一句爱老师的句子。游戏继续执行,每组玩三边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个别甚至能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活动;有些幼儿在活动能自主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能很好的开展下去;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一些平时不合群的幼儿也能参与进活动中,孤僻的行为有所改观。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他们入园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对班上幼儿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有一个比较全盘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老师的指令理解不清时,我亲自到其身边进行解释和示范,对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幼儿降低对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因此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交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基本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的提高一些活动的要求,让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全程投入到活动中来,比如:让他们来发号指令,指挥幼儿的活动节奏等。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都还需要加强锻炼。本班个别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为了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离群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小百科:抢椅子是小时候常玩的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速度和灵活度。将板凳围成一个圈,人也站一个圈。主持人拿一根木棒(或其他能敲响的)开始敲时人就围着板凳同一方向转,并且按敲击的快慢有节奏的转圈。当敲击声停止,就要抢坐在板凳上。因为差一个板凳,所以会有一人没板凳,淘汰者下场时,同时撤下一个板凳,继续进行第二轮。如此反复,直到2人争1个板凳时,冠军就诞生了。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一、游戏综述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塑造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幼儿每每谈论起这个故事,都是津津乐道,眉飞色舞。20xx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动画片《西游记》,更是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当“猴哥——猴哥——”嘹亮的音乐声响起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动画片《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形象惟妙惟肖,白骨精的三个变身——小姑娘、老太婆以及老公公,都具有比较典型生动的人物特征,适合大班幼儿表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选择了这一情节进行改编、表演,帮助幼儿在提高表演能力的同时,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增进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三打白骨精》,了解白骨精的狡诈,孙悟空的聪明机灵,猪八戒的憨傻,唐僧的固执、迂腐等不同的角色特征,为表演做铺垫。
2.观看过动画片《三打白骨精》,已学会唱主题歌《白龙马》。
3.通过图片、文字、电视节目等途径认识猴子,了解猴子的特性。
4.通过语言活动“大家来学孙悟空”,帮助幼儿掌握孙悟空的表情、眼神、动作等形象特征。
5.通过美术活动“我们来包装”,师幼共同为表演设计、制作行李等道具。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花草。
(2)道具:唐僧师徒四人以及白骨精的面具,唐僧的禅杖,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钉耙,沙僧的行李挑担、月牙铲、黑胡子、假发,小妖的刀、斧,老婆婆的篮子以及馒头,老公公的拐杖。
2.选配音乐。
(1)动画片主题歌《白龙马》:用于第一场唐僧师徒四人上场。
(2)阴森恐怖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白骨精和众妖出场。
(3)欢快有力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结束的“猴子舞”。
(三)家庭与社区
家长可以带幼儿去看成人表演的戏剧《三打白骨精》,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四、游戏提示
1、白骨精的三次变身是重点,既要体现变的过程,又要体现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三个角色的衔接。排练时,教师让小姑娘、老婆婆以及老公公分别躲在三朵花(树)的后面,这祥白骨精第一次变身时,就走到事先躲藏小姑娘的位置,与扮演小姑娘的幼儿交换位置,其他两次也是同样。这样交换既隐蔽又自然,不仅方便了幼儿表演,也能保证舞台上较好的站位效果。
2、形象地表现孙悟空是难点。孙悟空的面部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身体动作等,要让幼儿表现得生动形象,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帮助他们分析、总结人物的特征:眼睛不停地眨,手不停地在脸上、耳后做抓耳挠腮的动作;双腿站立时都是弯的,单腿站立时,另一只脚则靠在站立腿的膝盖上;金箍棒需要经常转动;说话的语调偏高偏尖,语速要快,同时也要吐字清楚。做到这些,就能够把孙悟空的形象表现得比较准确。
3、幼儿在表演时可能会出现动作与音乐不匹配的现象。例如,师徒四人上场的情节,有时音乐停了,小演员还没有走到舞台中央;或者是已经走到规定的地方,但音乐还在放,演员出现等待的情况等。碰到类似的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听音乐的长短,在心里估算时间,然后配合步伐,自己做个调整,基本保证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能到预设的地点。如果这样调整后仍然没有到达预设的地点,那么可以在做下一组动作时进行微调,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
4、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①语言活动“孙悟空打妖怪”,让幼儿学念儿歌。②美术活动“西游记脸谱”,让幼儿自己设计喜欢的脸谱形象。③音乐活动“白龙马”、“猪八戒吃西瓜”,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白龙马》和《猪八戒吃西瓜》,并进行歌舞表演。
五、游戏小故事
“我不愿演猪八戒”
记得在和孩子们商量分配角色时,谁也不愿意扮演猪八戒这一角色,问其原因,都说:“猪八戒那么丑,我才不要演呢!”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反面角色,纷纷拒绝。角色没有分配好,谈何表演呢?于是,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首先,我告诉孩子们,角色的美与丑,都是故事中必须有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角色形象。如果没有猪八戒的憨傻,也衬托不出孙悟空的机灵。其次,即使你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也不能说你就是不光彩的。相反,很多的演员都是演了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无论正面反面角色,只要你演好了,就是的成功,这是表演的真谛。
孩子们被我说的有些动心了,人群中发出低低的议论声。后来,有个孩子提了个建议,说:“老师,那我们就乡请几个小朋友来演猪八戒,谁演得好就让谁演!”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有意向的孩子同时来表演。结果,大家一直认为玲玲最合适,因为她的动作最形象,而且,她有着圆圆的脸,稍胖的身体,外形也比较符合。就这样,一个女孩子成了扮演猪八戒的第一人。后面的表演也充分证明,这个角色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反串的女“猪八戒”,以其精湛的表演为我们的演出赢得了更多的喝彩。
死而复活
排练时,扮演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的三个孩子因为剧情的需要,在被白骨精“打死”后就要一直躺在地上,直到剧情快结束时才能起身退场。因为孩子年龄小,不能够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不动。往往其他角色在表演时,台下的小观众突然喊道:“XXXX的头翘起来啦!”然后哄堂大笑。于是,已经“死去”的人突然反应过来,继续躺好装死。经常有这样的笑场,往往打断了表演。
为了解决死而复活的问题,我首先把孩子们表演的片段录下来放给他们看,他们看后也觉得特别好笑,很不好意思。然后我告诉他们:表演的时候,你就不再是自己了,而是剧情中的角色,剧情需要你怎样,你就必须怎样。死了就死了,是不可能再有任何动作的。其次,我们发动家长找到一些电影片段,让孩子们观看那些英雄就义后的将写片段,让他们明白,克服和坚持是如何做到的。最后,我们提醒这三个角色的扮演者在死的时表演案例漂候尽量找一个自己舒服的、不面向观众的姿势,让观众看不到自己的脸,这样对自己的考验也会小一些,实在坚持不住,小动一下也看不出来。有了这些经验,“死去”的人再也没有“复活”过。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的:
1、要求幼儿根据声音来辨别同伴。
2、练习疑问句。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过程:
全班幼儿坐成半圆形,请一个幼儿背对大家坐好,请另一个幼儿走到他椅子后,轻敲三下椅背.坐着的幼儿问:"是谁敲我的门啊?"敲门的幼儿说:"是我.你猜我是谁?"如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你的好朋友,"猜对了,就调换幼儿,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注意:
游戏可逐步提高要求,如:敲门幼儿可故意压底或变细自己的声音.也可以由两个幼儿同时敲门,同时回答问题,要求猜出两个同伴的声音。
活动反思:
《猜猜我是谁》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是人物背面头部写生,学习线描写生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体验发型不同所体现出的'头发的美感,学习背面人物头部的写生方法。
它借助“猜猜我是谁的”娱乐游戏活动,通过观察、综合欣赏、教师演示,学生讨论、动手作画等形势,本课课题和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线造型能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分四个基本环节:游戏导入,引入课题;探究学习,引导激趣;了解基本步骤,大胆作画;交流感受,欣赏评析。优点有:
1、成功的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你生掌握如何用线表现人物上半身背面形象。线描画学生以前接触过,但画的不是很多,会用线条概括物象,但线条没有变化,体现不出线描画的特点,因此在本课中,我注重线描画的人物画的步骤及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等的引导,通过分析教师作品,了解线条的表现规律,学生在自己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的线条的变化,这是我非常乐意看到的线描画中不易的效果。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孩子兴趣,我先和学生做猜同学的游戏,之后我们一起看背面照片猜同学,学生猜出了学生的名字,然后我们一起总结是如何猜出他们的,这样初步给了学生一个作画的定向,总结出了猜迷的根据,即服饰、头型、发型。接着引导学生猜猜教师背面的线描画,学生兴趣被激起,有创新的思维火花,非常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节奏明快,有很强知识性和对动手能力的培养,3、在展评作品时,我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减下来,分别粘贴在课前准备好的大图片上,形成新的作品形式。新的作品看起来就好像许多人在看画展,学生们同时感受到了两种作品形式的诞生,都感到无比欣喜。我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的点评,互评,自评使课堂又创造了一个新高潮,对于用线画头像又有了新的认识,成功的情境的创设,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作品尽管有差异,但体现了学生的用心之处。
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归还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总结,自主调整,教师则只需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美术自主意识能力与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增加悟性和独特精神。然而,上这节课时,课堂上学生“主人”的地位没有体现得很明显,多数是以我说为主,忽略了很多学生自己自主的想法。
其次是细节不到位,如在示范时我先前示好了投影,但在示范是我忘了看,因此做的有点偏台,在示范时有些挡住了画面,如果在画时,能抬头看看投影,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再次,前边用时有些长,使得学生练习时间有些短,有些学生画的非常好,但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展现,十分的遗憾。
面对这些不足,今后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美术专业理论水平,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与学生一起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
1、知道并能大胆讲述自己在幼儿园三年成长的变化。
2、感受和小伙伴一起长大的快乐和自豪。
活动准备
画纸、油画棒、刚入园时的照片、刚到园时的身高记录。
活动过程
一、我长大了。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长大的话题:谁还能想得起来自己刚入幼儿园是的样子?
现在三年过去了,你们有什么变化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展示幼儿刚入园的照片。
讨论:这是谁?和现在的她比有什么变化?请幼儿也来说说自己的变化。
3、引导幼儿表达成长的想法:看看自己长大的样子,你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
也来看看老师的变化吧。
(教师展示自己童年的照片,让幼儿来分析比较。)
二、探索身体成长的事实。
1、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在前面活动中掌握的测量经验,来验证自己长大的事实: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长大了多少?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
老师这里有你们刚入园时的记录,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
2、3—4个幼儿贴墙壁站好,老师将他们入园时的身高画在墙壁上,然后在为他们画上现在的身高。
3、请幼儿自看看长高了多少,说说使用了什么测量的工具知道结果的。
三、表达成长的心情。
1、教师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启发幼儿谈论小时候的趣事。
2、小朋友,你们在很小的时候闹过笑话吗?
3、你还想长得更高吗?如果你长的更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四、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啦!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活动目标:
1、对制作会跑的小车感兴趣:
2、探索车轮会转的小汽车的制作方法。
3、感知轴能待定车轮转动的原理。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制作小车的经验。
2、牙膏盒、钻好孔的车轮、习惯、剪刀、泡沫、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汽车展示会:幼儿参观各种汽车作品。
——引入:这里有一些老师和小朋友们做的车,你们看一看,玩一玩,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自由参观汽车展示会。
——幼儿讨论交流:这些车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会跑得车是什么样的?与不会跑的车有什么不同?
2、汽车设计师:思考怎样做一辆会跑的小车。
——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想一想:做一辆会跑的小车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做?
——幼儿思考并表达。
3、汽车制造师:幼儿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制作会跑的小车。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教师在摆放材料时要有区别。如:有的组可以有辆成品车,有的组可以有辆半成品的车等等。
4、汽车大检查:幼儿检查自己设计的汽车。
——你们的汽车都做好了吗?我是汽车检查员,来检查你们的小汽车质量如何,质量过关的停在右边的汽车厂卖,质量不过关的停在左边的修理厂。
——幼儿分别将汽车开至教师设立的质量检查处。
——幼儿交流讨论:不能跑的车为什么跑不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汽车底盘。
5、汽车大检修:幼儿改造自己的小车。
——教师鼓励幼儿合作修理小车,让跑不动的小车都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篇6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2.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活动准备
1.《树真好》教学挂图3幅,教师教学资源、语言CD(盒带)。
2.《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教师教学资源、轻柔的背景音乐、
3.每个幼儿一套拼图(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1.观看人类破坏树木造成危害的课件,了解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
建议提问:小鸟为什么没有了家,风沙为什么会越吹越大,我们可以怎样做等。
小结:如果有大树就好了。有了大树,小鸟就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叽叽喳喳地歌唱;有了大树,就能挡住风沙,大风再不会吵吵闹闹地到处乱跑了。树可真好啊!
2.结合拼图感受大树的美好。
(1)请幼儿结合拼图继续找出大树的好处。
(2)幼儿拼图,给大家讲一讲拼图的内容,说一说大树的好处。
(3)教师出示相应挂图,并尽可能用诗中的语言小结。
3.借助挂图,教师配乐示范朗诵散文诗。
(1)教师出示前两幅挂图,引出散文诗的题目。请幼儿仔细听,思考自己喜欢哪一句,这一句是怎么说的。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示范朗诵散文诗。
(3)请幼儿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集体学说。
4.利用《树真好》课件,初步尝试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了解诗歌中的重叠词。
(1)了解重叠词。散文诗里的小鸟是怎样唱歌的?(叽叽喳喳)这样的词语叫重叠词。
(2)播放课件,再次欣赏散文诗。请幼儿认真听,找出重叠词,说一说是怎么说的,集体学说。
(3)播放课件,师幼感情地朗诵散文散。
5.发散思维,尝试仿编儿歌。
请幼儿想一想,除了诗中说的,大树还有哪些好处,并试着用好听的语言说一说,可以加上合适的重叠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
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关键智力:
自我;自然观察
教案准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猴子的手偶;大袋子。
教案过程:
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环节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
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
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
环节3:区域活动
美工区:给水果描虚线和涂色。
角色区:在角色区玩水果模型和头饰等。
活动评价:
能通过各种感官观察物体。
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2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后,幼儿不仅乐于唱数,还喜欢各种比较数字大小的游戏,但是他们对于每个数字在整个数序中的位置和数字区间概念的认识仍不太清晰,如当玩游戏“猜数字”时,有幼儿猜10,我给出提示“太大了”,结果仍然有幼儿会继续猜11。显然该幼儿并不理解教师给出的提示和所要猜测的数字范围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例子在一日活动中很常见。当我请11~20号的幼儿去喝水时,仍有一些在这个学号范围内的幼儿没有去喝水,而是在同伴的提醒下才懵懵懂懂地跟随前往。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思考之后便豁然开朗:即使大班幼儿可以唱数到100,甚至更多,但是他们对数字区间的概念还是模糊的,有的幼儿并不清楚17是包含在11~20的数字区间内的。
以上两个例子,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幼儿缺乏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数轴,以及对数序的理解。基于幼儿的需要,我试图将代表幼儿学号与数序的核心价值相结合进行活动设计,为幼儿呈现一条有趣的“会无限变长的线”,将抽象的心理数轴直观地展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字与线段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等的关系,提高观察、推理能力。
2.对数字感兴趣,并感受生活中的数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自己和同伴的学号。
2.物质准备:自制带箭头的直线(箭头可以拉伸延长)、数字卡片(0、10、20、30、40)、学号小人卡片上面有幼儿的头像和学号)、箭头、小红旗、记号笔、空白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趣的线,寻找线上的数字秘密
1.今天我带来了一条有趣的线,你们发现这条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很多幼儿马上发现了线末端的箭头,“线上有个箭头!”)
2.你们平时在哪里见过箭头?箭头代表什么意思呢?
3.幼儿立即交流了很多有关箭头的经验。
(“我上次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见过箭头,告诉我们儿童乐园往哪儿走。”
“我在地铁车站也看到过箭头,告诉人们怎么换乘。”)
【设计意图:活动开场,教师就直接出示一条带箭头的线,引发幼儿对箭头的关注,并交流有关箭头的经验,为之后环节中理解箭头的意义作铺垫。】
4.箭头能表示方向,不过今天这条带箭头的线上还藏着许多看不见的数字。到底会有些什么数字呢(教师在线的起点和终点各贴上数字0和10)?猜猜这段线上0~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
5.幼儿—下子说出了0~10之间的数字。“你们说的数字都比0大,比10小,所以都在0~10之间。”
6.如果从10再接着往后数,还会有什么数字呢?你们说的数字都比10大,都有可能在10的后面。那这条线好像不够长了。
(教师拉出箭头,将线拉到大约40左右的位置。)
7.(此时幼儿都觉得这条线很神奇,—下子很感兴趣。)
变长的线上还藏着许多数字,这些地方会是数字几呢?
(在20、30、40的位置贴上翻过来的数字卡片,待幼儿猜出再将卡片翻回来验证。)
8.有些幼儿猜到这些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字。
“因为已经有10了,所以后面肯定是20、30、400"
(幼儿从线段的距离上估测出数字。)
9.如果再把这条线拉拉长,后面还会有数字几?如果神奇的线变得越来越长,上面的数字会越来越大。原来这些数字是从左往右、从小到大排队的。
【设计意图:教师先从1~10“出发刀,引导幼儿发现在一段数字中间还包含着许多其他数字。之后,教师通过会变长的线,引发幼儿初步感知线上数字排列的规律(从小到大排列)。】
二、在线上找学号的家
1.说了那么多的数字,有没有数字可以代表我们自己(幼儿立即回答“学号”)?这条线上的数字是从小到大排队的,我们把学号也来排排队吧。
2.教师出示学号小人卡片,请幼儿
找到自己的学号卡片,把它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幼儿看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学号小人,都觉得十分有趣,对“找找学号小人的家"跃跃欲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发现:幼儿摆放的学号小人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如5并没有放在0和10的中间,或者几个相连的学号没有靠在一起,又或者11和13之间应该空开一点,却连在了一起。)
4.学号小人都排好队了,是从小到大排队的吗?有没有问题?为什么有些学号靠得近,有些寓得远?
5.幼儿对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表述了自己的理解,并能举一反三,发现其他学号摆放的问题。
“因为20后面就是21,当中没有其他人了,所以要靠得近呀。”
“我发现了问题!11和13应该分开一点,因为当中还有12!”
6.有些学号中间没有其他学号了,所以靠得近;而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分得开。刚才你们说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要分开一点,那现在请你们把这些学号小人也放到线上吧。
(幼儿将剩下的学号小人也摆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7.现在我们的学号都从小到大排好队了。你们知道吗?学号的顺序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知道某某为什么是1号吗?因为她的年龄是我们班最小的,所以她排在最前面。原来我们的学号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来排队的。这条线除了可以表示数字的大小,还可以表示我们出生的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教师提供了贴有幼儿头像的学号小人,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体验中,将自己和同伴的学号小人摆放在线上合适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体会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步呈现出一条完整的数轴,并验证了之前学号摆放的方法。在分享与纠错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不同学号在这条线上距离存在差异的原因,了解不同数字在排列过程中的规律与特点,并感受数序与线段的关系。】
三、游戏:猜学号
1.引导幼儿分成两队玩“猜学号”的游戏。
教师说明规则:
(1)两队轮流“猜学号”,教师提示猜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
(2)谁猜中了,那一队即赢,获得一面小红旗。
2.第一次玩游戏。教师先在空白卡片上写下心中想的学号。提问:猜猜我心里想的学号是几号?
3.幼儿猜出一个学号,教师就给出提示,如11太小了。这时教师要追问:我说的1 1太小了是什么意思?11比谁小?那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猜?
4.让我们用一个小箭头来帮帮忙吧,请箭头来帮我们指明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猜。这个箭头可以怎么放?指向哪一边?现在有几个箭头?两个箭头是什么意思?我心里想的学号肯定在几和几的中间?
5.第二次玩游戏。请一位幼儿来选一个学号,教师将线上的学号卡片都拿走,再来玩一玩猜学号的游戏。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以竞赛的形式玩猜学号的游戏(在数轴上显现数字过渡到隐藏数字)。幼儿根据“大了”或“小了”的提示来猜测他人手中所藏的学号。此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运用箭头来表示猜测的方向,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提示并显现猜测的范围(数字区间)。】
四、讨论与延伸
1.今天玩的游戏都和数字排排队有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是排好队的?数字排好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2.幼儿分享生活中数序的经验。
“电影院里有数字,座位是从小到大排好的。”
“马路上的红绿灯上也有数字。”
3.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梳
理:电影院里座位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
好队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座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幼儿在数序认知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此环节在与幼儿的有效讨论中,引发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序,而这些生活中的数序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本案例荣获:20xx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学前教育)一等奖。
点评
简洁而不失智慧内秀而更显专业——观摩闸北区安庆幼儿园卢世轶老师的“学号小人”有感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黄琼
20xx年3月25日,全市教研员和示范园园长集聚闸北区安庆幼儿园,观摩在20xx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卢世轶老师的大班集体学习活动“学号小人”。又一次走近卢世轶老师,再次收获着无比的惊喜与感动,卢老师为我们全方位展示了她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下面,以“学号小人’为例,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与思考。
第一,价值的最大化
今天,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要什么?其对幼儿发展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卢老师的这个集体学习活动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数学教学的价值。首先,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寻找线上数字的秘密"“猜猜这段线上0一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以及“猜学号”游戏中,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也许,这份被激活的兴趣,会点燃幼儿未来对数学学习的探索愿望。其次,数学智慧的发展。借助于“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卢老师把丰富的数学元素予以充分组合: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的关系:线段上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等。在这个过程中,别具一格地体现了对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的发展价值。幼儿在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地发现与学习,自主地建构着初步的、隐形的“心理数轴”,并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数学智慧。
第二,设计的有效性
这个集体学习活动设计的特色在于:一是简洁。整个活动主要的教具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制的“带箭头的直线”。教具极其简单,却在上面创造性地演绎了丰富的数学教育元素。这样简洁而不失智慧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比起那些“豪华版”的教具,也更有利于推广、复制。二是融合。以往的数学活动,常常是“单打一”的设计,或者“数数”教学,或者“相邻数”教学,或者“加减运算"教学,再或者“几何形体”教学等。而卢老师把许多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数字大小的比较、数数、认数、数序、相邻数,以及线段与数字的各种关系等。这样整合性的数学教学,反映了执教者以及安庆幼儿园的团队对数学教育的驾驭能力和创造性设计的能力。三是挑战。整个活动,不仅挑战着幼儿方方面面的数学知识,更挑战着幼儿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数学经验的语言能力。幼儿乐在其中,也成长在其中。
第三,互动的现场智慧
这既是一个预设的,又蕴涵着诸多生成因素和大量不确定内容的集体学习活动。卢老师机智而沉稳地面对来自幼儿的信息,予以适切的回应。如,当幼儿把自己的学号插到箭头上以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卢老师冷静地回应,“没有关系,让我们先解决‘靠在一起的数字’问题。”于是,幼儿插学号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又如,当两队幼儿做“猜学号”游戏,一队输了,有个幼儿不由自主地说,“要输得起!”卢老师立即“接球”,回应道,“是啊,输得起,才能赢得更多!”现场师幼互动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卢老师沉稳、机智又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个性特点,同时,更折射出了卢老师心中装着本次活动目标和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眼里看着幼儿当前的现状与发展水平,进行着有效的师幼互动。当然,在互动方面,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有的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如,当教师总结幼儿在箭头上数数“小朋友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十个十个数”的时候,有幼儿“插嘴”道,“我会五个五个数”“我还会两个两个数”。然而,教师没有“接球”,未对幼儿不同的数数方法、经验和学习积极性予以及时的首肯。但无论如何,卢老师沉稳而富有逻辑思维特质的互动,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最后,还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是,卢老师在“评优”活动中,不仅把一个活动上得别具特色,她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也组织得有滋有味。另外,在“评优”的答辩与“全市展示”的互动环节中,她对主题活动开展效果的.评价、对数学与主题关系的见解、对个别学习活动中结构化问题的理解,以及对集体学习活动难易问题的处理等,都很有个人独立见解和专业底气。这充分反映了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位本科生、有八年一线实践积累的教师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能力。
总之,卢老师是一位简洁而不失智慧,内秀而更显专业的青年教师。我由衷地期待着卢老师把“评优”作为新的发展起点,今后能不断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中,走得更远、更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3科学活动:
好玩的扑克——叠高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立起来,感知力与平衡的关系。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于大胆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扑克的多种玩法中锻炼求异思维,乐于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扑克牌人手二十张;大记录表一张;小记录本、记号笔人手一份;不同形状的卡纸若干;红、黄、蓝、绿的牌子各四个。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扑克牌,探索扑克牌的各种玩法。
1、提出活动内容,强调探索规则:
(1)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邀请同伴一起玩。
(2)保管好自己的扑克牌不要跟别人混在一起。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的玩法。
3、幼儿交流分享玩法。
4、教师记录并总结幼儿玩扑克的方法。(分类、排序、比大小、接龙、游戏、等)
(二)自由探索“让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提出探索的问题,强调探索规则:
(1)把扑克成功站立在桌上的方法记录在本子上。
(2)一种方法记录一格。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拿着记录本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站立在桌上的方法”并记录。
3、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幼儿出示记录本边讲述边示范)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
(2)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3)为什么这种方法能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
(4)哪一种方法站得最稳?
4、教师小结。
(三)合作探索“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1、提出探索任务。
2、出示图文结合的比赛规则图,引导幼儿认读,明确游戏规则:
(1)四人一队,分成:红队、黄队、蓝队、绿队。
(2)可以用不同形状的卡纸。(也可以不用)
(3)时间:五分钟。
(4)最高最稳的获得金牌。
2、幼儿自由组合比赛“扑克搭高方法”。
3、幼儿交流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4、教师给搭得最高的一组颁发金奖。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4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3、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学具:
(1)各种长度不同的量具
(2)记录用的作业单、笔等
3、教学用品:相等长度的小课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动过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幼儿园也将要打扮一新,我们要给这里的小桌子做一个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样大小,现在我们就来量量看,桌子有多长。
二、幼儿自选一种量具进行测量。量好后,请幼儿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三、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的测量方法与结果。教师讲述正确的方法:要求每次测量注意首尾相接。
讨论:量相同的桌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小结:
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
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幼儿换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再次感受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小结
在测量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测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最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5活动目标:
1、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初步学着按图形的形状进行匹配。
2、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及口语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honey、danfer、billy各一只。
2、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honey。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对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要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来祝贺,你们想知道我请了谁吗?)
二、认识图形及进行图形匹配。
出示danfer、billy
1、幼儿逐一认识,然后观察他们嘴巴的形状。
2、出示各种形状让幼儿认识。
(小动物说他们要吃和他们嘴巴形状一样的饼干)。
请幼儿说一说三角形的饼干给谁吃,圆形饼干给谁吃,正方形的饼干给谁吃。
三、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要给小动物吃和他们嘴巴一样的饼干,边喂边说:“honey,给你吃圆饼干等。”
四、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honey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小动物的肚子喂得饱饱的,所以honey也要奖励小朋友,看她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出示三种形状的饼干)
活动结束:
幼儿要说出:我要吃什么形状的饼干,说对才能吃。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6活动班级:大班
活动时间: 10月
设计意图:秋天的到来使得周围的树木发生了一些变化,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也较中班有了较大地提高。班上幼儿近些天来总在谈论幼儿园大门外一颗大树的变化,他们已经观察到树叶和树枝被大风吹下时状态的不同,因此,抓住这个机会我设计了该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对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探索,从而推动幼儿科学概念的获得以及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发现物体抛向空中后会下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由落体现象的兴趣;2、幼儿能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自由落体实验,并能观察、记录这两种物体的下落的方式和快慢;3、绝大部分幼儿能用语言正确表述自由落体现象,在活动中能表现出合作的意向和能力。
科学原理:
1、自由落体--自由落体运动源于地心引力,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相对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它有三层基本含义:物体开始下落时是静止的即初速度V=0;物体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外界的作用力(包括空气阻力)或外力的合力为0;任何物体在相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时间相同。
2、空气阻力--指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碍力,是运动物体受到空气的弹力而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落体也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其速度,接触面积,空气密度等都会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树叶、报纸、沙袋、橡皮擦、记录单、笔。
活动形式:集体教学和个别探索结合活动过程:
环节教学
活动内容
一、引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1、幼儿自由表达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兴趣。
"说说你们见到树叶落下的情形。"2分钟集体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观察到的树叶下落现象。
"树叶从空中轻轻的飘落。"2分钟探索活动开展部分
二、探索活动一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幼儿探索自由落体现象
1、教师活动材料,引导幼儿选用1种材料,将它抛向空中,观察下落时的情形;注意:给幼儿活动较大空间,以保证幼儿的安全。3分钟个别
2、请幼儿分享活动体会。
"抛上去后都会掉下来。"2分钟集体三、探索活动二教师材料,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体落下时不同的状况1、引导幼儿观察2~3种物体落下时的情形,并记录下来。5分钟个别2、引导幼儿分享和讨论:你选用了什么材料?它是怎样落下的?
:不同物体因其形状、重量不同,在空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落下的情形不同。3分钟集体
三、探索活动三引导幼儿实验:哪个掉得快?
1、在前面活动基础上,新的材料,要求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比较之前让幼儿猜想一下:哪个物体掉得快?
2、教师记录表,引导幼儿做实验,验证哪个落得快。
要求:幼儿选择两两比较时,要求同一高度并同一时间放下物体。7分钟个别3、引导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分享经验,启发幼儿探索:为什么有些物体掉得快,有些掉得慢?3分钟集体结束部分四、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落体现象五、活动延伸1、启发幼儿探索同样重量的物体,不同速度的落下。
2、探讨什么物体不会落下?3分钟集体
上一篇:猜知识点的游戏有哪些名字
下一篇:猜专业知识游戏教案中班